《心理战》读后感2000字
一直以来都很害怕看这种类型的书。一环扣一环的事件,探测人内心最邪恶的部分,挖掘他们心中让人最毛骨悚然的恶,去诱导、去放大、去扭曲,引领他们进行犯罪,变得面目全非。 以前也看过类似的一本,情节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却记得也是因为反派一环扣一环的设计,让主角记忆混乱,出现第二人格。...
一直以来都很害怕看这种类型的书。一环扣一环的事件,探测人内心最邪恶的部分,挖掘他们心中让人最毛骨悚然的恶,去诱导、去放大、去扭曲,引领他们进行犯罪,变得面目全非。 以前也看过类似的一本,情节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却记得也是因为反派一环扣一环的设计,让主角记忆混乱,出现第二人格。...
萧凌是一个温柔却凄婉的人,她不是一个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人物,在蓝灰的人群中和鲜红的政权下,她闪烁着不同的色泽。她的经历与不屈、思想与格调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她实在经历了太多,数次离别,痛失挚爱,母女两隔……正因为她的格格不入,一切时代的压力和悲欢都交合在她与杨讯的交往中。她害怕离别,她愿意有更长...
1.艺术是美是生活,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欣赏,理解的。2.写作不是思想的禁锢,别人的看法不用强加在自己的身上。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完全听从他人的想法。当你面对赞誉或者诋毁的时候,请你不要情绪激动,要淡然的接受一切。3.有些人只是虚涂外表,不应该看外表来决定这个人,更重要的是内在。4.一位品德优秀的人...
我永远喜欢这本书,也常翻看它来修正我自己的一些偏锋想法。有时候,我们为了表现自己不在乎金钱的纯洁与高尚会刻意避开生意经,而常常适得其反地展现出这种刻意背后的真正目的。有时,为了表现我们对待他人是严格秉持着平等公正的宽厚原则,而常常按捺住内心深处不断翻涌的厌恶来纡尊降贵地“礼贤下人”,但也总是在某些细...
我的启蒙读物是一本《格林童话》,后来又把一大堆童话书翻烂了,母亲才送给我一套安徒生全集。我印象非常深刻,赤橙蓝绿的四本。 在读安徒生之前,我的童话世界一直笼罩在一种和谐的橘红色之中。当时我已经基本掌握了童话的套路,王子都和公主幸福生活,魔王都和喽罗逃回地狱,巫婆从来没能得逞,仙女永...
2011年日本发生了一场特级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在日本,学校被冠以地震发生时最安全之地,然而在地震中大川小学全校师生几乎全部遇难。我怀着悲伤和疑惑的心情,翻开了这本《巨浪下的小学》,寻找惨剧发生的原因。 纵观全书,84名师生葬身巨浪的原因主要有四。 第一,日本系统性制...
有人说,瓦格纳的作品是古典音乐当中的摇滚重金属。 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一生创作了多部音乐剧、钢琴曲、声乐曲等众多音乐作品。总体来讲,瓦格纳的作品比较重口味,他本人非常喜欢用管乐,因此作品声音宏大,气势磅礴。这也是瓦格纳被冠以“古典音乐当中的摇滚重金属”的原因所在。...
高产的东野圭吾在今年贡献出了两部风格迥异的大作:《沉默的巡游》和《祈念守护人》。《祈念守护人》类似于《解忧杂货店》,以亲情为主题,传达的是亲人之间的彼此呵护和互相温暖,犹如清风拂面,润人心田。《沉默的巡游》则是纯粹的悬疑推理小说,以一个社会案件展开,讲述了一个法外正义的复仇故事。...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
《地下航线》是一本关于美国种族歧视主题的架空谍战悬疑小说,而且架空得非常巧妙。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唯一一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场内战,而这场战争另外一个让人们熟知的是它是一场消灭美国奴隶制的战争。我一开始看小说简介,还以为故事的背景是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但是阅读不久就发现了,故事里出现了...
初翻开这本《这是一本严肃的书》时,我有点失望。我喜欢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绘本。而这本绘本却像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热闹归热闹,似乎没什么“意义”。 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陪6岁的女儿读读它,至少它看起来很热闹。虽然我预想到了女儿可能会喜欢,但女儿略带夸张的兴奋还是让我有点意外。一看到...
收费过高,谁之过?客观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是房租、物价等成本过高,让咨询师运营成本变大。这点从我朋友15000/月的房租可以看出来,越是发达的地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咨询机构的成本就越高,咨询师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500块钱的定价都很难维持运营。 毕竟咨询量是很少的,没有那么多...
首先,按照现在的观点,在图书上架建议方面,应该填写专业技术类。但本书确是用骈体文写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个时代特征,基本没有纯粹的科学家,科学研究是文人的副业,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尽管古代的圣人也强调格物,格物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但王阳明对着一丛竹子冥思苦想,把自己搞得头晕脑胀...
作者:那花评书。“即使一个人的世界正遭遇着罕见的严寒,但当这本书从天而降时,便如那和煦的春风、温暖的怀抱、有力的臂弯一样,瞬间融化了这坚硬的冰雪,也温暖了一颗尚存一念希望的人儿。”上面这句话是我对《毕淑敏的幸福课》这本书的评价。很庆幸自己能读到毕淑敏老师的这本书,也很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力量,那是一种...
时隔一年半,我在上又再次翻开了这本书,浏览了几篇书评,感慨万千。仿佛找到了五年级时看的那种感觉(我现在准备升初中)。我一直以来评价书的标准有三个:感人至深、富含哲理、意义深刻。其中感人至深于意义深刻和并在一起就是震撼人心。 毫无疑问,《三体》完美的做到了。那时三体带给我的震撼用惊天...
虽然不喜欢这个作者曾经学到对老婆的态度,但还是因为会员免费读,打开了它。感受了一下一百多页讲一个point,跟一篇文章讲n个points果然有质的区别。讲真,评论区黑的,没仔细读吧。老话,不意味着没道理,可借鉴指导生活的拿来不就完了。很多人划线一句两句的。可是金句有时只是前提啊,重要的是执行啊。比如...
作者:萨拉戈萨。第一次知道松本清张老师是在刚入大学的时候,刚刚结束高考的我们习惯了铺天盖地的自由之后很难再安静的坐回课堂,每天都想方设法的逃课,其实也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无所事事的游荡之后图书馆成了乐园。大学的图书馆藏书丰富,曾经被老师家长禁止阅读的武侠悬疑奇幻都市等等各色小说这里都有,我...
宇宙道德是全宇宙的文明的行为准则,即书中所述两大公理及其延伸的黑暗森林法则。泰勒用球状闪电武器使人类舰队量子化对抗三体,人成非人,三体人就无法真正打败人类。雷迪亚兹希望用光粒清理太阳系,相当于要和三体同归于尽来威胁三体人。希恩斯为人类打上必败的思想钢印,使得这批人无论在何时都计划着出逃宇宙实际上也是...
事件本身的确让人唏嘘不已。一个“空壳”公司竟然欺骗了这么多人(包括众多政界商界大咖)这么多年,有魔幻现实的既视感。伊丽莎白能实现这点,主要依靠几点,一是靠她家族的强大背景和人脉,出身好天生就掌握了太多一般人接触不到的资源;二是靠她自己善于鼓动说服别人、“迷之自信”的能力,这点倒是可以学习一下,当你表...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这么牛逼的人物、这么优秀的履历是怎么做到的?他的成功方法我们这些人到底能不能复制?或者说可不可以适当修改适用于我们自己身上用于提升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想,我在这本里面找到了答案。这么优秀的介绍,我想但凡心里有一点想成功的学生、上班族或者是其他人,都会被吸引吧:哈佛耶...
作者:言西早谭。《当医生化为病人》是美国乳腺癌专家帕梅拉·蒙斯特讲述自己抗击乳腺癌经历的书。看到《当医生成为病人》的书名,看到书封面的介绍,看过书的主要内容,不难让人联想到另一本同样是讲述医生与癌症抗争的书——保罗·卡拉尼什医生的《当呼吸化为空气》。 大体内容来看,在...
终于把《失踪的孩子》也看完了,我不知道怎么说,这个结局在意料之中,但也就像真正的人生一样,让人觉得,憋闷。我不会责怪莱诺为了一个不靠谱的男人离开了丈夫,还曾一时抛弃过她的女儿们。吉诺抓住了她脆弱的时刻,利用了这一点,谋取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我想就算是天才如莉娜也曾经有不能抗拒诱惑的脆弱授课,莱诺会无...
《夜的女采摘员》是女作家文珍的第四本小说集,却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利用两个晚上读完,很欣喜也很兴奋地第一时间把它分享给朋友们。 这本小说集触及了当下青年男女面临的很多问题,诸如感情、工作、学业等等,小说的文字平白,背后却是文珍对80后、90后乃至00后成长环境和生存窘境的深刻理解...
一篇好的小说一定是有非常多角度解读的。阿城的《棋王》写于1984年,是一篇被汪曾祺说“我写不出来”的小说、将莫言“彻底征服”的小说。但最让我惊异的是,这么多年了,评论家们都没有关注到《棋王》里的同性暧昧,虽然它确实隐晦之至。 评论家们谈《棋王》里的吃,谈《棋王》里的禅与道,谈《棋王...
这是金大侠的武侠封笔作,水平意料之中的高,在摆脱了传统武侠江湖上的背景后,官场的韦小宝给我们带来了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油腔滑调中不失信义,对师傅,对朋友,对爱人,对亲人,都做到了一个人最高的境界。虽然不身怀绝技,也不会舞文弄墨,但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义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如此小宝谁又不爱?谁又不喜?其...
三重困境:一、前现代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二、现代性文化内在的问题;三、后现代文化的兴起,对于现代文化的质疑、破坏。 作者提出每种文化都不是绝对的“封闭”或者“开放”,都同时具有开放性成素与封闭性成素,文化中的开放性成素具有普遍性,而封闭式成素具有特殊性,这对新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以往是...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出版于1918-1920,是社会学学科兴起后关于美国移民的第一批作品,作者更是开创了个人生活史研究的写作先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批波兰人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移民社区,作者通过对部分波兰移民进行考察,以书信阐释与分析移民的生活与变化,管窥伴随移民活动而出...
这是一本被“神化”成引爆美国南北战争的著作;这是一本带着基督教福音横空出世流传许久的经典;这是一本让我同时憎恶种族歧视和宗教信仰的书,没错,因为这本书,我厌恶宗教信仰。 这本书的作者斯托夫人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她的父亲是一位基督教牧师,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斯托夫人对于基督教...
看不见的微小世界里,有着大大的生命奇迹。 如果告诉孩子,其实组成我们人体的成分,最主要的物质也不是我们肉眼看到的皮肤、血肉,而是他看不见的东西,他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再告诉孩子,其实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并不是人类,他会不会吃惊得瞪大了双眼? 真实的世界不光只靠手去触摸,...
知道这本书很巧合,是在随手翻看时看到有人在一个关于腰封的话题中提到了本书的腰封,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设计师将白色纸张剪成雪山的轮廓又通过折叠的形式突出雪山远近高低的意境,很容易就会将第一眼看见本书的读者代入到雪山之间的幻想之中,很是契合本书的书名。 但我不是因为腰封设...
在昨天,一口气看完了后半部。一直不太喜欢多比这个角色,在密室那一部,他给哈利添了那么多不合时宜的麻烦,我很讨厌那种不顾本人意愿的“为你好”!在凤凰社开始,对小精灵渐渐改观,向往自由的多比,渴望温暖的克利切,赫敏是对的,他们应该是与巫师一样平等自由的生灵,(嗯,但她在格兰芬多乱藏帽子的行为,依然是自顾...
作者:牧童。就像书名,这本书是村上春树写自己当小说家的二三事,包括怎么开始、经过如何和现如今的状况,自己又是如何看待小说、小说家这个职业以及文学奖。 向喜欢村上春树小说的人推荐读这本书,这本书偶尔会提到作者在写某本小说时的处境以及心路历程,我没读过他的小说,看到这些片段依然很感慨并...
初三发现的一本小说,好多年了。当时惊喜了很久,它在爱格连载,那是我当初必读的书。第一次看应该是在初二午休时,躺在床上偷偷看小说,自己在那乐呵。只不过当初没记得名字,就像是惊鸿一瞥,心里全是向往,却无从下手。后来呀,再次看到这篇连载,看到有熟悉的语句和场景,往前的印象便浮现于眼前了。偶尔买本小说是对自...
几点感想:1、以后点菜不看大众点评了,起码先自己思考再看不然要被锚定了。2、文中说:面临好事的选择总会痛苦,会觉得失去另一个选项。我不赞同,也不会这样做人不能贪心,光想着失去的,不想着获得的。3、比较会影响人的幸福感,这点很同意,也留下了疑问,该如何摆脱比较心理呢?总受周边人影响,幸福感也受制于人。...
1、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2、既没有团体的保障,他们个人也就只好敢怒而不敢言。3、她已经忘了一切,而只记着午饭还没有吃4、我们的文化或者只能产生我这样因循苟且的家伙,而不能产生壮怀激烈的好汉!5、可是他的文凭既是换取生活...
作者:盏季。前几天整理图书,发现了三年前买的这本书。那阵子忙于看工作提升的各种书籍,对于这么“无用”又文艺的书,虽然是满心喜爱,却根本没空搭理。 本来当做一本消遣读物来读,没想到看完后却收获良多。一是了解了日本书店发展的状况和多样的经营形态,二是更深刻体会到书店对于爱书人的意义:不...
作者:展颜。《然后,门被关上了》一书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归为“密室逃脱”类型。封闭的空间、有限的参与者,在紧迫的时间内想尽办法逃出看似无解的密室。在这种限定的情况之下,这个故事还抛出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之前发生的命案中的凶手就在他们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怀疑、真相的探寻以及逃脱的尝试都是极大的看点,读者...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历史和地理的认知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少年儿童阶段,能够养成历史和地理的兴趣,是一个孩子终生受用不尽的好习惯。 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儒家历来讲究将读书与游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所以大儒们有着流传久远的游记。对于游记来说,时间和空间是两个...
不避讳人性,不求做圣人。书中主人公孙光林,回忆了自己孩童时期的生活,在农村的家中度过了最初的童年,后被一位军人领养,在养父去世后又回到了曾经农村的家中。他的回忆主要分为了在农村家中生活和在城里养父家中生活两个时期的故事,其中自私、暴躁、下流的生父,家中卑微、无奈的爷爷,严厉、执着的养父,还有少数几位...
本来安排睡懒觉的周末,结果6:00就醒,没睡好,但也睡不着,情绪崩溃之中捞出《人生最美是清欢》。一杯花茶,一丝清风,静静品来心也越来越宁静。近半年工作忙碌,感觉迷失自己,远离生活。读到这章,醍醐灌顶:一个人如果在一天里花八个小时在追逐衣食与俗事上,是不是也能花八十分钟来思考重要的事呢?如若不行,就从...
作者:查斯拉图界。很久之前意外读了西西的《飞毡》,生动有趣、童心视角、语言有活力、结构又很特别,对她的文字印象深刻,从而有了这一次阅读。《织巢》是西西的自传体小说,开篇中写道是《候鸟》的姐妹篇,我没有读过《候鸟》这里不作解释。仅以看到的内容来讲一讲这本书。 开篇序中描写了一种鸟类,...
人性尚未读懂,自我省察确有增强。 《罗生门》这本书里收录了既有芥川龙之介早期以历史小说为主的作品,也有芥川晚期对残酷现实世界的失望与反思的作品。读完《罗生门》这本书,相信每个人都应当能从书中体会到芥川对于所处时代的某些现象的隐秘而又辛辣的讽刺,以及芥川自己对于人生,对于艺术的看法和...
作者:时常容。荒诞不经的先秦古籍《山海经》在向我们述说了些什么?经一翻浅读,分《山海经》:曰《山经》、曰《海图》。《山经》者,所经过之山川也,古先民迁徙所经过之山川信息;《海图》者,看图说话也,以文字描述所观一幅(古埃及)风物图志。本意如此简单,何以奇?奇于其信息的来源与传承、奇于成书过程。...
读完第一卷的感受:对于我启发最大的应当是精英思想和一般思想的论述,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有一部分也是与此相关(虽然是清代),5月答辩时,我说道:“学术史的发展固然由大儒们创立、推动......为后世学者推崇、敬仰,但是他们那些不出名的学生,身为地方士绅,却也在为传播吾师之学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也被裹...
这是一本算上序言和插图仅157页(电子版)的童话。故事开始的莫明其妙,初读稍感滞塞,看着看着仿佛就进入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荒诞世界……他在用最初始的角度审视着成年社会发生的一切。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撑破星球的猴面包树,它是我们心里的欲望。那朵娇艳多嗔的玫瑰毫无疑问是爱情的象征,她来的毫无征兆,美艳的让人心悸...
“动笔和不动笔一样让人恐惧,让人难以忍受。何况,我坚信提前揭晓故事不吉利。不过,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有时候,口述的故事比写出来的故事更精彩。而且,不知不觉间,或许创造出了一种为文学所亟需的新体裁:虚构的虚构。”——《活着为了讲述》 2020.8.19读完《活着为了讲述》。...
以前看红树林觉得还行,看完檀香刑觉得前者简直不符合莫言的水平,即使是生死疲劳也相形见绌。莫言每本书的开头总是很戏谑,让人有种看诙谐喜剧的感觉,但随着大背景介绍的结束,故事逐渐分裂成各个角色的独白,整个紧张的氛围就上来了。大师的节奏和文笔就是不一样啊,钱雄飞凌迟那一篇实在是太绝了。在看每一个角色...
不是所有人都叫希拉里! 写在前面 之所以选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听完了《奥巴马传》之后,对奥巴马的对手希拉里感兴趣,就选来听,前半段是听的,后半段为了提升阅读速度,我是用看的。 回想起当年奥巴马和希拉里竞选,如果我也能投票,毫无疑问,我会选奥巴马,奥巴马看起来更...
郑振满《华南学者的历史人类学:传承与互动》:1987年底在叶显恩、杨国桢等老一辈学者的操持下,闽粤两地学者在深圳共同主办了“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来了很多国内外知名学者,我们几位年轻人负责会务,会后又一起编论文集,学术界开始有“闽粤学派”的说法。 陈春声在《叶显恩集...
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叫《无处安放的同情》,德国作家里德写的,其实就是一本读书笔记。值此疫情微妙之际,我们一边有点儿惶然地考虑自己的处境,一边又对他人的不幸深感同情。 里德说,西方人坚信自己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有同情心,也能共情,在此基础上,有更好的道德,关心难民,关心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