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电脑、手机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媒介已经充分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每天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其中汲取“信息”,却从未思考过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尝试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充其量叫做“消遣娱乐”或者有人说即使变成消遣娱乐了让自己”哈哈一笑“也没有任何问题啊,但你是否真的想清楚了——用笑声代替思考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个人感想:
作者开篇就告诉大家,我们未来社会的样貌非奥威尔《1984》的预言而更可能偏向于赫胥黎《美利新世界》的预言——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会被自己热爱的东西所毁灭。
书中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只想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其一:不管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看书还是看视频抑或是听广播等,这中间只存在媒介的差异,不存在谁比谁高贵,关键在于获取信息的人要清楚不同媒介会有不同的门槛比方说看书的门槛会比看视频高,因为如果你真的”看进去“一本书你得不时的和作者互动,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而视频更多表现为一种单方面的互动,视频怎么演怎么说跟你没多大关系,因为它不要求你去跟它进行互动,视频给你传达的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刺激,情感上的共鸣,高频率的信息展现甚至让你很少有时间去进行思考。简而言之,对于视频信息来说,智力就是我能知道很多事情,但我不去理解它们。
其二:大部分人都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但如果再细想一下就知道这意味着信息量级相对以前有了巨大的飞跃,作文www.yuananren.com我们面临的真正难题不是如何去获取信息,而是如何去避免走向”信息-行动比例“的失衡,我们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好嘛?答应我(微笑脸)。
其三:电视或者电脑作为信息媒介可怕之处在于其本身的娱乐属性太凸出,为了信息的传达面更广,受众更多,视频只会采取更”娱乐化“的方式或者说观众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且由于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更轻松更”好看“信息接收方式,信息提供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只会进一步加强信息的”娱乐”属性,直至“思想灭亡。”
其四:信息获取工具的内核属性是有差异的!我们看到的视频信息往往是经过"娱乐化"包装成为了假消息,假消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真相越来越远。
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