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000字

“宝宝,你干嘛把饼饼丢在地上?你忘记自己刚背过的‘粒粒皆辛苦’啦?”

“宝宝,你又把书书摊的满地都是!我都走不过去了!”

“宝宝,你再不好好吃饭,就去罚站!”

“(发怒)你到底吃不吃?不吃下去!”

以上就是我家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和不到3岁孩子对话的日常。没看《非暴力沟通》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什么;看完《非暴力沟通》,不禁很同情孩子,每天经受这么多暴力语言,还能笑嘻嘻地面对我们。或许他每天嬉皮笑脸、对我们的指责无动于衷,也是他发展出来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那要怎么才能做到对孩子非暴力沟通呢?《非暴力沟通》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和示范。

第一,弄清自己情绪的由来。很多暴力沟通背后是我们的消极情绪:愤怒、悲伤、失望、愧疚……而这些情绪的背后,是我们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可以先停下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是否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满足,那么就不用把自己的情绪通过暴力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非暴力沟通》.jpg

第二,倾听别人的需求。在和别人互动时,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地对别人形成评判,这是大脑为我们节省能量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所以在开始,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应对这种下意识的评判行为。

首先,意识到自己正在对别人做评判,这是能改变行为的第一步。可以对自己说,大脑,你又走在前面啦,放慢脚步,等等我。

其次,停顿一下。或许不用着急去跟着评判或感觉走,而是对自己说,等一等,听听看,对方是不是我们理解的这个意思?有没有其他的线索可以支持或反驳我的这个评判。

再次,认真倾听对方的需求。所谓的听言下之意,就是不只是听话语表面的含义,还要去关注说话的语气、方式,作文www.yuananren.com以及话语背后隐藏的感受和需求。之后可以和对方确认,他/她的感受和需求。错了也没关系,那就请他/她继续表达,让他/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沟通背后的需求。

第三,用非暴力沟通模式表达。在完成上述两步后,就轮到我们表达了。遵循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即可:(1)陈述观察到的现象;(2)表达自己对观察的感受;(3)表达自己感受背后的需求;(4)向对方提出请求,希望对方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回到本文最开头的例子,或许下次我们可以这么和孩子说:

“宝宝,你这周有三天把饼饼丢在地上啦。我觉得有点内疚。因为这没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你不想吃了的东西,可以就留在碗碗里嘛?”

“宝宝,地上铺满了书。我觉得有点紧张。因为我年纪大了,怕踩不稳会摔倒。你下次看完一本书就收起来放回桌子上,可以吗?”

“宝宝,你今天才吃了平时量的一半。我有点担心。因为怕你身体不舒服。你可以再多吃小半碗饭吗?”

总体来说,非暴力沟通模式步骤非常简单,但实际用起来感觉还是挺难的。所以关键是要持续不断地练习。尤其是刚开始,需要有意识地刻意练习。就像书中举的例子一样,有人甚至把这个步骤写在提醒卡上,随身携带,每当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停下来,看看卡片,感受一下自己的需求,再组织好语言表达。虽然刚开始可能需要费时间、费精力,但熟能生巧,随着这种方式的运用越来越熟练,非暴力沟通一定也可以成为我们下意识的一种沟通方式,帮助我们高效沟通。

1:《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2:《天真生活》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