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喜欢刘瑜女士这种接地气的学者。可能前半句非常精巧体面地表现出她的学者风范,后半句忽然急转直下,开始“傻叉”、“扒拉”,生猛不留情面地开始吐槽。就好像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学问家中突围,乒铃乓啷地扯垮那些端着的架子。
同样是社科学者,罗翔老师不谈张三的时候会苦口婆心地劝你读好书提前感知高雅快乐的能力,而刘瑜会大喇喇地说越形而下就越有趣——“读历史比读哲学有趣,读八卦比读历史有趣,看电影比读书有趣,站在大街上看打群架最有趣。”这样的女人太有趣味了。我也是“有胃口的灵魂”
当然,相比她絮絮叨叨的吐槽和插科打诨,我更喜欢穿插在这本书里的各种书评影评,比如她那句很著名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对斯特里克兰德的辩护立刻高深起来;比如她描述张爱玲晚年的落寞寂寥,想象那样骄傲的传奇女性为何用沉默来守护曾经的光芒;又比如《朗读者》和《兔子快跑》……对文艺作品发表评论的时候她总是多几分柔情少几分调笑,多几分同情少几分刻薄。或者说,因为写评论不是写博客,明显感觉写得更用心、更耐读。
我很喜欢刘瑜、梁文道这样很红的公共知识分子多写写像本书以及《常识》《我读》这样的小集子——确实很碎片也不太成体系,但知识分子的畅销书总比网红的畅销书好,时间拿来看几页书总比拿来刷微博好。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4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