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从书里也不能理解,所以感受可能浮于表面吧。
读第一章黄金时代的时候觉得搞笑、新奇,想起了初中看的韩寒。(没有说韩寒比王小波好的意思,就是看过,其实情节也都忘了,感受相似)
到似水流年那一章看到有人说,王小波的文章看一个就够了,大概意思是说千篇一律。因为才看到第三个故事我还没这样觉得。
到革命时期的爱情那章的时候实在受不了抖机灵的絮叨以及那个操蛋的王二,第一次从书里感受到反胃。也是从这一章开始觉得烦,太絮叨了,恨不得把自己经历过的事儿要写一百遍,不断的重复重复,耳朵到后边都磨起茧子来,看过的书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定要引用显示王二看过,我不能理解这种“无厘头”。
反反复复的性,操蛋的人格…很负能量了,喜欢的书看完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次是终于看完了的心态。我在想也许这就是王二要传达的那个操蛋的王二,那个操蛋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