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好书”,好书啊好书。好到刚开始读我竟然正襟危坐——我是在家读的,襟,肯定是没有的,本来歇倚着,看了两章盘腿坐起来是真的——不由得赞叹,这一定是某个朝中大臣写的,言语间文风华美,娓娓道来,不躁不慌,引人入胜。慢慢地,腰先塌了,肩膀也垂下来,手也攥不住书了。接着,身子往左侧倾斜,靠倒在墙边。口微张,眼微斜,目光失焦。最后,愤然把书合上,去他奶奶个攥。
说完感受说内容,书里写的是宋朝大将狄青破西夏的故事。前半截讲狄青年幼时的经历,如上所言,虽说神怪莫名、奇遇连连,总归语言是确实流畅且义正言辞,夸一句“高也”并不过分,接着,狄青进京,找到了“正在当皇后”的老姑,这就开始扯犊子了。靠斗武当上一品武官,竟然被派去带三千人押送军衣,道上受人陷害啊有的没的就不说了,随便碰见一个山头就有上万土匪,三千官兵,碰见三倍乌合之众,竟然被兵不血刃劫了全部行李,更不消说后来这一万“群众”投奔了一个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巨型土匪山头”,宋朝啊,宋仁宗个软蛋,有那三十万人,去打开封好不好?结果被狄青抱着个葫芦于十万军中取了上将首级,叮当乐都路当当葫芦娃?让人想不到的是,守边关抵御西夏的老杨手里竟然只有几万众,嗬。狄青堂堂一民族英雄人物,偏偏给塑造成一个靠祖宗荫护、奇遇连连、除了一膀子力气有头无脑的莽汉,喝了二两酒竟然操把破刀要去杀兵部尚书……再往后……我就醉了,这书上头,半斤二锅头都不配。呸。
戏说完了,正经来说,这本《万花楼》虽然从标题开始就不靠谱,却足够代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街头艺人的最高文学水平了。语言上鲜少方言俚语浑话,很有正史之风;故事和人物塑造上,又十分贴近平民老百姓,没有捏造出一个神一般的人,而是也赋予了他许多缺陷,譬如酒品太差、莽撞轻狂等,拉近了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有一种“英雄来自民间”的味道。比起真正的“士大夫作品”——《英烈传》,不知道要强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