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读完整本书,通观全书,发现名家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名作,盖不在于作品的思想,而在于作家对语言的应用和处理,在于文章的布局和观点的阐述方式。

十四封信,每一封都充满了大量的知识点,不得不说古今中外的知识点在这本书都体现了。他的阐述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借力打力,用已经得到认可的知识来进行说明。让人不由觉得,这些琐碎的知识是他信手拈来一样。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jpg

虽说阅读一本书,重要的收获应该是先生的写作方法,但观点还是有必要学习一二,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阅读本书,大有裨益。

第一封信,先生谈读书。多读书,读课外书,粗读和精度相结合,读经典好书。这些是本封信所想说的,至于先生说的读书的重要性,我想应该不必再提了。

第二封信,先生谈动。动即身体的移动,思想的变动。现代人身上的忧郁和烦躁已经成了病灶,先生提供的良方就是动起来。多去走走,多去看看,不要什么也不做。

第三封信,谈静。静的好处,是一直“动”的人所不了解的。这封信就是在谈静的趣味。静下心来去观察,会发现一花一草都有其精妙之处。

第四封信,谈中学生和社会运动。学生和社会运动,这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现在的社会,社会运动少了,社会实践倒是不少,二者或许可以相通吧。先生认为,青年人既要读书,也要多去社会上锻炼实践。

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走向十字街头”有两种含义:一、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搬到地下,人类有了哲学;二、艺术、哲学等高深的知识走向大众化和通俗化。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一般化后,面对市场和风俗等方面的冲击,文学届产生的一系列弊端。总结来说,就是要保持初心。

第六封信,谈多元宇宙。先生认为不同的领域自成宇宙,宇宙自有自己规则,不应受其他宇宙的准则制约。信中以道德宇宙、科学宇宙、美术宇宙和恋爱宇宙进行说明。

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主要适用于高中生。先生认为选校要以学校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为准(看中的是学校风气)。选课当以个人兴趣为准,不必一味迎合社会需要,个人兴趣搞好了,也能在这个领域成为厉害的(ง•̀_•́)ง的人。另外,他还认为,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可谈专门。

第八封信,谈作文。写作文,无非就是多写、多改,这是老生常谈,人尽皆知的方法了。名家厉害之处,大概在于他论证观点的方法了。在这里作者举了福楼拜、莫泊桑、托尔斯泰和小泉八云作文章的例子。

第九封信,谈情与理。这是关于理智和情感的第一性的讨论。先生认为依照理智作出的决定,要立足于现实。

第十封信,谈摆脱。摆脱犹豫不定的自己,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避免来自自身的折磨。这是取舍问题的讨论。

第十一封信,谈在卢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感想是除了效率这个评价标准外,还有其他标准,如一个人的努力多少。现实依据是大多数人为了追求效率,敷衍了事。

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先生谈自己的人生,主要以冷漠的旁观者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人生,抛弃喜怒哀乐贪嗔痴。

附录一,这是我本书最喜欢的一篇,谈的是中国的言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例子是古代诗歌。中国古诗的无言之美实在是让我无法自拔。

附录二,先生主张痛苦而无法摆脱的人,以隔绝痛苦,立志改变让自己痛苦的现实来战胜痛苦,以求新生。(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对内心不强大的人不适用,而内心强大的人往往不会有痛苦到无法解决的时候)。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夜的女采摘员》读后感1000字

2:《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印第安》读后感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