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最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中的豪杰数不胜数,就连现在依然后很多人会以这些人物为原型去塑造角色。豪杰这个词首次出现在《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中,指的是才能、才智出众之人。但豪杰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而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像那些能够达到大多数人心中标准的豪杰,其实也并不是很多。这本《中国豪杰》的作者竟然是日本人,我也是第一次通过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中的人物传记,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在这本书中,陈舜臣从中国史中选出了16位最具代表性的豪杰,分别是:范蠡、子贡、吕不韦、张良、汉宣帝、曹操、苻坚、张说、冯道、王安石、耶律楚材、刘基、郑和、顺治皇帝、左宗棠、黄兴。这些人物之中有我之前熟悉的,也有完全陌生的面孔,但通过作者的讲述,让我认识了这些人和他们的事迹。这些人物之间跨越了很长的时间,在不同时代的环境当中塑造了不同的豪杰形象,一个豪杰不一定要是武功盖世,但他必须拥有能够服众的能力。
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把它当作一本学术研究性的著作来写,而是为了让读者能够看懂,我看过很多所谓的学者去写这类的书,作文www.yuananren.com他们自以为枯燥的语言代表着某种官方,但这只表现出了有学术但没文笔的一面。陈舜臣不一样,他不仅对这些历史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他的文笔也非常的好,重要的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它吸引着我一直看下去舍不得合上。书中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对当时人物所处文化环境的分析,但都是有资料支撑的,这本书还是属于专业类的,并非虚构类。
看书都是为了学习到什么才会去看,而不是用来打发时间,所以这本书是有它真正的作用的,他能够教会读者如何处事,哪怕在那么遥远的历史,很多思维方式依然没什么巨大的变化,只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去稍加改变。在发达社会中,豪杰依然存在,追根揭底豪杰定义的不是一个人的一生,也不是他的结局,而是在过程中的思考方式,这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