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企业数字化转型大热以来,数字化转型的好书层出不穷。
《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指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工具,《数字蝶变》给出了按照数据化的路子实现数字化的路径。《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动因和价值逻辑。《重塑-数字化转型范式》展现了一个角度多元,更加全面、真实、有力的数字化图景和实现路径。
以上这些书特点鲜明,观点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特性,都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那么我们不妨问一个问题,除了从数字化转型的常规角度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角度看待数字化转型?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答案,而这个答案也就构成了本书的看点:
第一、从企业转型的角度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
应该怎么看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果只是立足当下,关注眼前的话,很容易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当作问题的全部,以为企业转型是一种非常态,是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一次特殊变动。但是顺着作者的手指,回溯企业的演变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转型其实是一种常态,从这种组织诞生之日起,就需要像进化中的生物,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转型,不断调整,转型成者生,转型不成者不得生。数字化转型只是企业转型长河中的浪花一朵,从表面看起来好像都由特殊性构成,但是殊不知这种特殊性下面包裹着浓重的一般性。
所以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角度看待数字化转型,就是孤立地看待数字化转型,容易只见树木,难见森林。而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待数字化转型,就是连续地看待企业转型,既可见树木,也可见森林。
第二、提出了一个企业转型的通用范式。
从企业转型的视角看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就得到一个企业转型的通用范式。作者提出的转型通过框架包括五个部分,领导力变革、创造价值、价值传递、价值支持和价值获取。
这个转型架构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突出领导的作用。这个观点看似寻常,没有新奇之处,但是恰恰又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之所在,企业转型其实是一项风险高、成功率低的任务,称其九死一生毫不为过,如果领导本身没有转型的意识、转型的意志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么转型就根本不可能发生,要么转型就是十死无生。
二是立足于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立足于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确保了这个框架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无论企业环境如何变迁,无论企业本身进化到什么程度,只要企业还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企业的基本价值逻辑就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所以基于企业基本价值活动而构建的转型框架总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落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书籍,强调从企业转型的角度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提出了一个企业转型的通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