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家族》读后感3000字

断断续续地几个月,看完了这本《食草家族》,对开头的情节以及中部后部,已经忘得差不多。不过对于这本书来说,哪怕是一个星期啃完,我想也是不记头身的结果。我之所以敢这样下结论,是因为这本书是我至今,也可以说是我过去现在以后,看过最怪诞奇异的书了。

哪怕以后再遇如此类型书,我恐怕也会半途放弃,也解释了为什么我断断续续才读完这本书。可以这样说,我并不喜欢这样子的书,但是细嚼后又重新打开,如此反复,支撑我走过整书。

书有几章,我原以为独立存在,现在看来,有种藕断丝连的联系。文中反复出现的"红色沼泽""马驹的呼唤""生蹼""食草家族"……,最后我才恍然大悟。

借老人之后,讲述了男孩与马驹相依相偎最后相爱,马驹幻化为女子,二人成为夫妻,养育子女,子女之间乱伦,男子杀子害女,女子化为马驹消失的故事。一切在小说最后豁然开朗,令人诧异惊叹而已恰到好处地让人接受。我想,这是这样的文字描述、情节推动捉人思绪引人深思,才使得在面对同样不着边际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文章开头几章后,我选择继续去看下去这本书,放弃其他书。

就像一团迷雾,哪怕我都不知后头是如何走向,《食草家族》给我以精彩演绎的朦胧期待,而其他,我只觉是无聊的时间浪费,我现在理出我印象中的小说的大概脉络。

我(此处为小说第一人称叙述,下同)在城市中遇红衣女,目睹她的消失,她的人生经历在我脑海呈现。我与鹦鹉交谈,她对我甚是热切。得知鹦鹉的主人和我是同村人,了解到村里正爆发蝗灾,我想回乡一看。

回到村里,遇到蝗虫研究小组。遇到九老爷,想起食草家族的林林总总,以及追溯过去几次的抗蝗历程。我和儿子进了那片红树林子,里面我送了爷爷的尸体进去,皮团长也在里面。传说活人不能进去。皮团长是指挥众村人活烧了那对乱伦男女阉割了成百生蹼男孩的领导者。

《食草家族》.jpg

我遇到了大毛二毛,在芦苇地里。他们父亲今天被人打死了,他们想到对岸去。他们带上我,我听他们一前一后很有节奏地说着有关他们的事情。他们的爹是被阮书记打死的,他爹临死前让他们为他娘报仇。说他们娘是被阮书记奸污而死。之后是我同二兄弟报仇的过程,其中我一次饿去偷地瓜被抓住后被打死。最后二兄弟求助会巫术的九姑报仇雪恨。

(这章开头,有二兄弟娘的鬼魂出没,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且这两个兄弟他们可以看到他们死去的娘。确实吓人。莫言写鬼故事,从来我没有不头皮发麻过。文中隐隐约约透露,大毛二毛是阮书记的儿子,我觉得文中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生蹼的二姑被食草家族抛弃驱逐,多年后她的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杀了大爷爷大奶奶其他那一辈的人(手法我这只能说很残忍,割头剜眼割肉断腿...)

最后是以黑色男人给小杂种讲的一个故事,也就是男孩和马驹的故事,结尾。

这本书给我震撼的点有很多,无论是像红色沼泽上翻腾的雾气那样扑朔迷离的人或物,还是那些不着边际似的情节文字的跳跃,还是鬼魂、怪胎、杀戮、血腥……除却鬼故事,我对倒二章节那的复仇颇为心动。

《檀香刑》我还未看完,是一本精彩无比的书,我没有读完的唯一原因是,我不敢直面血肉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上剥离——即凌迟,看到凌迟那节,我就畏惧了。我想,会有一天我会继续看下去。

这章的杀戮类似《檀香刑》的手法,与其说文章类似文章还不如说正是作者的文风如此,使得一到如此环节,总会给读者以扣人心弦触目惊心的视觉感觉盛宴。

我也并不是要歌颂文笔情节如何,有人可能难以接受这样的书这样的情节走向这样可以说是禁忌的谈论,我只能说,人各有所想法。不必强加他人,他人也不要企图影响到我。

之前在莫言书中看多了鬼,更多的害怕,以及更多的是去想:为什么要去害怕鬼?看多了虐杀,同样更多的害怕头皮发麻,但现在我俨然逐步走向麻木。作文www.yuananren.com我甚至觉得人不异于动物,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创造性的认知。因为我记得小时候或是现在有时候,会觉得一些理所应当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本质差距。比如明星于路人,首富于农民,我理所应当认为巨大的差距来源于他们本质上的不同。

如果这个不好理解,那我想个易于被人理解我观点的例子。回到人与动物。

儿时我非常喜爱肉肉,饭桌上要是没有肉食,我便会以不吃饭来表明我的气愤。我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去帮我妈切菜,其中最爱的是去切肉,我喜欢模仿美食节目里面的大厨讲究肉切出来的纹理的薄厚,我为之着迷。切出来的肉肉,我会很高兴地去找我妈给她看,期待她夸我。

我热衷帮我妈打下手的时候,我还喜欢去处理鱼。

但我害怕去看活生生的家禽被屠宰的画面,很血腥,会有莫名地悲伤。吃它们的肉时会觉得难吃难以下口。我安慰自己,被吃和吃之间是必然的,因为家禽和人不一样,本质上不一样。现在我想,要是比较思想行为,人与家禽是可能本质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吃这件事来说(简单来说,对于“肉”这个物来说),没有什么本质不一样。

我开始有点怀疑,有点摇摆,有时遇到好吃的菜品我也会很享受,而有时,我会面对这一块一片不想下口。至于为什么,我想应该是,在人们为动物尸体的品质好坏好吃与否如何烹饪打量思考时,我在想,一个生命开始以及后来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仅为了那块肉,我感受到了生命之微弱,但我觉得生命是有意义的。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肉质的体验。

为什么弱肉强食可以理解,食同类的肉就难以接受?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爱猫爱狗呵护有加,而其他动物就只是美食一顿?我想是否要一视同仁,但我又深知不太可能。

越读莫言的书,越觉得人没有多少优越感。屠戮虐杀那些情节,让我觉得是过去的真实写照,那时候的人们会因为地位成分而被生与死的划分,将死的人们毫无“人”可言,他们就像猪羊牛驴,任人宰割。

我想人也不该有多少优越感,也许依据不足强度不深,理由我也不想说多或少,还不如不说。有人觉得了解一点那自己去思考,有人无法理解那我也没有办法,兴许是好是坏,思想这玩意谁也说不准,还难免会起无意义的争执。

我怎么有种,看淡了的感觉。但也仅限于某些方面,要想真的超越过去的我,可还需要多看大佬的书。不是有那么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就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1:《追求优质教育》读后感1500字

2:《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