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才能建立亲密关系。我姐家的孩子小雨,今年三岁了,非常可爱,又非常聪明,总是可以快速地学会大人教的一些简单的动作。可是我姐经常给我诉苦,说这孩子不好好吃饭,总是莫名其妙的摔东西,发脾气,早上又不起床,很难跟大人沟通,父母不明白孩子在想什么。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这种困扰,孩子聪明,什么都能听懂,但就是“不听话”,很难沟通。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一书中指出“有效的亲子沟通,应该由学习能力更强的我们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学会用孩子的语言,之后再与孩子沟通”。
这本书中从观察孩子、懂得孩子再到建立联结、与孩子有效沟通、最后到帮助孩子控制自己情绪从而转变成家庭和谐全方面讲解。
1.什么是有效沟通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的有效沟通只停留在孩子能听懂父母的语言,父母的话孩子可以听懂并且可以给与回应,但在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以前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书中讲到当我们用饱含爱的语言与孩子真诚地沟通时,孩子就能感受到安全、踏实,会更有合作的意愿。这样的沟通不仅有效,还会促成亲子间良性的互动循环。
孩子不小心把水杯打碎了,妈妈看到了,这样批评孩子:“你怎么回事?又打碎杯子了,家里的东西都快被你破坏光了,真是个败家子。”“那你也是败家子,上次的碗就是被你打坏的。”“什么,你竟敢骂妈妈,反了你了......”妈妈实在是太生气了„„。
这个画面其实我相信很多家庭里面都会出现,孩子犯错了大人埋怨,孩子会说父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为什么只责备自己,这其实是典型的无效的沟通,妈妈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这是不对的,这样孩子才对妈妈敞开心扉,有效沟通
很多时候,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孩子总是心不在焉的,亦或者在做其他事情,把话当耳旁风,这种沟通往往并不能起到效果,苦口婆心说半天,并没有入耳一句,这就是无效沟通,父母与孩子不在一个频道,频率不一致,信号正常接受发送,时间一长,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孩子呢,总嫌父母唠叨,慢慢关系就会发生变糟糕。
2.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只要沟通,就少不了语言,孩子有孩子语言,大人有大人语言,大人用大人的语言给孩子讲,孩子肯定无法接收这个信息。
(1)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是选择合适的“语言载体”
芭比公司就曾对一群五六岁的孩子进行采访,让他们讲一个有关公主、小狗或外太空的故事。孩子们“嗯哼”了许久,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直到工作人员给孩子们一些玩具,孩子们在用玩具将特定主题演示出来之后,很快就能顺畅地表达出整个故事了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打开话匣子,游戏可以作为大人与孩子交流的一座桥梁,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而且也非常希望自己的父母参与进来,作为父母,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有效地跟孩子互动,交流。
(2)平等才能更好地交流
作为父母,总喜欢让孩子事事都听自己的,但是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想法,喜不喜欢做这件事呢,又或者说有其他的方法做这件事,有效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一个平等的条件下,如果每件事都顺着父母的意愿,孩子没有一点的选择权,那么这种交流就会变成一种束缚,或者说命令。
崔琦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懂事到什么程度呢,父母报的课外班都去学习,放学就回家,从不去其他地方,每天两点一线,作文www.yuananren.com考试成绩也是比较优异,这可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吧,有一天回家的路上,看见别的小朋友一起去公园玩,终于忍不住”叛逆“了一次,在秋千上,她是笑得最开心的孩子,比任何人都开心,好像身上的千斤包袱突然脱落,晚上回到家,父母训斥了一番,崔琦告诉他们自己并不喜欢这些课外班,她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每次一提,父母就以长辈,父母的身份教导她必须听父母的话,后来,崔琦抑郁了。
崔琦父母这种霸道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于世界的感觉是一种无奈,并不是美好,孩子的心里怎么会健康呢,怎么会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交流应该是平等的,你一言我一语,这样一来孩子才会慢慢体会到在家庭中有一定的位置,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父母想要和孩子亲密无间,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并不是成年人,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就需要父母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用正确的方法去与孩子沟通,把这些信息”诱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