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甚至关系到他的一生,正如《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一生都在和原生家庭抗争,寻找治愈的方法。
央视主持人董卿一向对自己严苛,从不喝酒,但有一次却和一个男人喝了一整瓶白酒。男人举起酒杯对董卿说,我要郑重向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来我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话音刚落,董卿就哭得像个小孩。
那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董卿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对她严苛,超过一般人的想象。虽然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母亲是一名教师,父亲在一家报社工作,作为他们的独生女,父亲却一直秉承着“棒头上出孝子,筷头上出逆子”的教育理念。
从6,7岁开始家里一日三餐的碗筷都是她洗,不让母亲给她买新衣服,不让她照镜子。从高一开始每年都必须去宾馆打工,当清洁工一天一块钱。从识字起,父亲每天都让她抄成语故事,大声朗读并背诵,每天下午等着父亲回来检查。每天天不亮,董卿会被父亲从被窝里叫醒,让她去操场跑1000米。
为了迎合父亲,董卿努力做到最好,让自己变得乖巧懂事,可就算是这样,父亲对她还是不满意,总觉得她不如别家的孩子。这种“捧杀”的教育方式一直给董卿留下了很大的阴影,镜头前侃侃而谈的她私底下却是一个自卑的人。
在《人生海海》的发布会上,董卿说,我必须比别人更努力,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才会有安全感,很多事情我必须拿命去搏。每个人都逃不过原生家庭的影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甚至会遗传。正如著名作家麦家的家庭一样,年幼时父亲对他的影响,直接就延续到了他儿子身上,影响着他和儿子的相处方式。
麦家12岁时,因为家庭成分不好,经常被人欺负。有一次两个高年纪的学生骂了麦家的父亲,麦家不管不顾冲过去跟人打了起来,老师过来后拉偏家,瘦小的麦家被打得鼻青脸肿。委屈的麦家躲在那两个同学家附近,不肯回家,天黑后父亲提着竹竿寻来,麦家喜出望外以为父亲是来替自己出头的,结果没想到父亲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扇了麦家两个耳光。父亲的不善言辞,冷漠,让麦家心生怨恨,两个耳光打下去,麦家再没叫过一句父亲。当兵后麦家就彻底离开家了,17年来没再回到家乡,直到父亲年迈才回到身边尽孝,可惜那时父亲早已不认得他了(得了老年痴呆)。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你想孝顺父母时,而父母却不在了。父亲的骤然离开,让麦家久久不能释怀,停笔五年,最后用《人生海海》救赎自己。
GIF
儿子麦恩上初二时,因为刚转校,不适应,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差。一次老师打电话给麦家之后,麦家不问青红皂白打了麦恩两个耳光,作文www.yuananren.com就像当初父亲打他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导致父子关系变差,直到有一天儿子麦恩突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一关就是三年多,除了吃饭、上厕所,绝不踏出房门半步,不和麦家做任何交流。麦家此时才感受到父亲当初内心的苦,儿子才几天不和自己说话就觉得心里难受,当初自己和父亲10几年不说一句话,父亲的心里该有多痛?麦家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父亲,他渴望改变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他试过给孩子请家庭老师,向教育家学习,甚至开培训机构,但这些都无济于事,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静静地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在那三年里麦家推掉了一切外出的活动,静静地守着儿子,不让他流入社会误入歧途。三年多的等待终于没有白费,在孩子高三那年他等来了“一夜天亮”的时候,儿子终于走了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从原生家庭中来,也都被原生家庭所累,一生都在找寻和过去和解的方式。麦家把这段过往,用8年的心血写成《人生海海》,完成和自己的和解。书中他把父亲的形象揉碎,渗入在上校和“父亲”的身上,他说书中的那个小孩就是我自己,生活中没有得到的父爱,我渴望在书中寻回。
在书中有这样一幕,父亲低下头轻轻地亲了一口小男孩。麦家说,这是我对父爱的渴望,我等一个吻等了几十年,却还是没有等到。这本书麦家写了五年,改了三年,书中尽是他的真情流露,书也感染着很多人,在新书发布会上很多明星都为它站台。董卿读完这本书后,哭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高晓松连看此书两遍之后,含着泪写下书评:“这本书是向内心深处的文学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看完后真的忍不住落泪。”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读《人生海海》,会让人“着迷”!
董卿说: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也许只差这一步!如果你准备看这本书,一定要找个没人的地方看,否则别人会奇怪你为什么看书能看得痛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千万不要等到经历了才知道!
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气,活着才是勇气。喜欢的朋友可以带上一本。夜深人静的时候,沉下心来和自己一起走进书的世界,一起和过去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