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读后感3000字

我有个朋友,前几天被骂了。被骂的原因是她发了一张某平台的收入截图,图中显示最近一次提现两万多块钱。这张图发出来之后,很多人质疑这张图的真实性。有的说她是P图,有的说她是想开班割韭菜。

为此,她还特意发了几条视频来澄清这件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质疑她的这份收入截图呢?答案很简单,现在做自媒体这行的收入差距太大了。2012年公众号上线,开创了自媒体这行。时至今日,自媒体已经从过去的图文发展到短视频。在这期间,许多人通过自媒体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他们的鲜活案例,又吸引了大量的人不断加入这个行业。

但是很多人在做自媒体的时候却不得要领,自己瞎琢磨半天却赚不到几个钱。为了解决这种焦虑感,写作课程和运营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在完成学习,持续写作或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的收入仍然没有任何起色。在看到别人开班赚的盆满钵满,自己苦哈哈的运营却连一碗稀饭钱都赚不到之后,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自媒体赚不到钱,而别人发收入截图就是为了割韭菜。

都说自媒体行业没有门槛,这其实是一种误导。不信你看那些看别人赚到钱后,就一窝蜂地冲进这行的人,有几个不是炮灰?所以自媒体这行不是没有门槛,只不过门槛低到容易让人忽略。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在这行立足呢?说得简单点,就是把过去流量收割的思路,转变为提供价值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做自媒体之前,先要进行行业分析。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jpg

提到行业分析,就不得不说一下世界最知名的商业资讯公司——麦肯锡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于1926年,是由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麦肯锡成立的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目前在全球44个国家有分公司,共有七千多名咨询顾问。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麦肯锡公司已经在国内完成了近一千个咨询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麦肯锡公司的咨询顾问并不一定是客户所在行业的资深人士。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凭借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而他们所依仗的方法,就是麦肯锡在八十多年的工作中,详细总结出来的分析方法。

安宅和人拥有麦肯锡公司四年的工作经验,是麦肯锡研究小组亚太地区核心成员之一。他把麦肯锡用来分析行业的思考方法写成了《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这套思考方式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商业案例,还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今天,我们就试着用这套思维方式,来看看想要做好自媒体,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分析自身价值和行业现状

有人说自媒体行业还用分析什么?瞄准流量大的领域,直接上手不就行了?这个想法很普遍,但是以麦肯锡的思维角度看来,是大错特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讲一个故事。前段时间有个人在某平台的作者群中抱怨,说自己发出来的视频和文章没有推荐量。私信官方后,得到的答复是他的内容在正常推荐。这让他很生气,觉得自己变成了免费打工的工具人。

其他人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人的账号主页,在看过几篇文章和视频后指出了很多问题,包括视频字幕有错别字,文章内容深度不够,存在标题党等行为,这些都是导致内容推荐量不够的原因。

把这个案例放在这里讲的原因,是他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文章和视频内容不错,推荐量和阅读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平台把自己当成免费的劳动力。

这种想法错误的根源,在于仍然用过去的经验来理解现在的自媒体行业。自媒体行业已经出现快十年了,过去只要发文章就会有人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自媒体已经由过去流量收割,变成了提供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想让自己的内容受欢迎,就要想清楚自己能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什么价值。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也提到,在开始动手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议题。

明确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自己的内容是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咪蒙发的文章。还是能够提供兴趣价值,比如有关某个人物的文章。还是能够提供功利价值,比如很多教沟通方法的文章。

方向明确,才能做到持续输出。如果今天看着职场领域的内容火爆,就跑去写职场。明天看到明星八卦领域内容火爆,又跑去写八卦。到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的内容没人看。

关于明确议题,《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解释了好议题的三个要素:深入问题本质、有深度的假设和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自媒体人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自己对某个领域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和兴趣,对这个领域内常见的问题有深度的见解,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明确的答案。

在明确了大方向之后,才能持续更新,才知道该如何“精耕细作”,在遇到挫折后才能有坚持的动力。

为不断输出优质内容搜集素材

在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之后,就要开始动手执行了。强大的执行力是从事自媒体行业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一个好的执行力,在伟大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

但是很多人在做自媒体,尤其是写原创内容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素材和新闻。许多自媒体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缺的并不是素材,而是如何切入素材。就拿一个人吃面来说吧,从励志的角度去写,可以写成《三年时间,从月薪三千到年入百万,两千多碗泡面帮我撑过难关》。从美食的角度去写,可以写成《鱼子酱、大澳龙,这碗面让我彻底破产》。

这里只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让自己的创作变轻松,关键就在于主动思考如何把素材与自己的创作内容联系起来。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提到了两个非常实用的方法:遵循MECE原则分解问题和寻找可以利用的旧例。遵循MECE原则指的是在开始寻找素材切入角度时,得先把要表达的内容主题进行分解。把复合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小问题,直到每一个分解的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为止。

作为一个初学者,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分解。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另一个方法,那就是去寻找可以用来参考的旧例。说的简单通俗一点,就是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写的。通过拆解别人的文章,来学习素材的切入角度。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大量的思考和模仿,在刚起步的阶段会比较困难,但是在经过长期坚持以后,对于我们写好文章,做好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会有很大帮助。

避免自嗨,以结果为导向写作和运营

在明确了大方向,知道如何寻找合适的素材作为切入点和如何模仿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始动手尝试。许多人在开始写作或者运营自己账号的时候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自嗨。还是在一个自媒体作者群里,有个老哥详细讲述了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自嗨的。他说自己最初走上自媒体写作这条路,是因为一次大学同学间的聚会。这次聚会上他看到上学时成绩不如他的同学,如今通过公众号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想既然这个同学都能做好,自己没理由不行。于是回到家后,借着酒劲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写完之后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之后,作文www.yuananren.com再看这篇文章,发现大部分是抱怨和怨天尤人的话。这些内容负能量爆棚,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更何况读者?从此以后,这个老哥老老实实的开始学习如何写原创内容。自嗨会让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我们忘记写作和运营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价值。如果不能为读者提供价值,那么自然不会受读者欢迎。

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也提到,成果输出是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答案。对于想从事自媒体行业的人来说,所谓“有价值的答案”,就像这篇文章一直说的,要为读者提供价值感。这份价值感可以是情绪价值,可以是情绪价值,也可以是实用价值。

总之,只有让读者觉得通过阅读你的文章、关注你的账号能用后所收获,我们的自媒体工作才有价值。关于如何用麦肯锡的思考方式来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基本上就到这里了,这只是一些基本思路,具体怎么做还要各位结合自己账号的所属领域和自己的最终目标来判断。

这套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先明确议题(方向、目标),找到议题的核心后将其分解,分解成为独立的、有明确答案的分议题。然后针对这些分议题,提出自己的假说(解决方案)。再然后通过大量的数据、素材和案例,为自己的假说提供理论和事实支撑。最后,再把它们整理成为对方能理解文章或者行动方案。

这套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还可以用来解决职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上司开会,说最近工作中遇到某个问题需要解决。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按照前面提到的过程,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要比拍脑门想出来的更有说服力。作者:星宇先生

1:《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200字

2:《邮轮碎片》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