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评论集》读后感1000字

内容比较多,简单谈下自己看法,米基·斯皮兰作品今年刚看过,确实如评论所说和同期钱德勒、罗斯麦克唐纳等相比没有太多文学含量,靠暴力和快感来取胜的快餐文学。所以斯皮兰的作品反而销量极高,典型的美式快餐文学特色。

《幻之评论集》.jpg

皮埃尔·布瓦洛与托马斯·纳尔瑟加克的书我最大感觉就是谜斗篷出的那几本价格能炒到近千,但同样出版社引进他的名作却无人问津。看来古典侦探小说毕竟还是小众,必须要有收藏价值才能引起关注。关于彼得安东尼介绍里,他的作品在日本成绩非常好,我记得至少一个本格第一,一个本格前三,可惜国内也没什么人知道。另外这篇翻译中关于彼得.迪克森的两部金匕首奖作品,国内有引进过,所以今后翻译最好沿用国内的译名比较好。《视觉陷阱》一直想看的一部名作,正规出版很难,估计只能等民翻或私印了。

《演员之谜》,帕特里克.昆汀在国内几乎无人知晓,但他们的作品在日本起码有10来本进过本格榜前十,同样估计很难有出版社会关注,真的希望能一睹。《戴利金与密室作品》,这本作品在群里也是讨论的很热烈,结果大家互相争吵抢私印权,搞到最后没一个人做出来。法官与法庭、话说中国侦探小说这两节都是讲高罗佩的访谈,其中后者的价值很高。虽然明、宋时期的《狄公传》没看过,但真没想到里面居然会有那么多和现代侦探小说中类似的点子和诡计,只可惜国际上名声并不响,否则真的应该改变推理小说历史了。两篇法国和德国的介绍一般,本来打算帮老罗一起搞北欧篇的,在我看来北欧篇比这两篇更有价值,一方面里面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国内引进过,其次其发展的脉络对于国内也更熟悉,可惜计划取消了。而像德国篇里(德语圈几部作品还比较熟)的作家和作品几乎都没有进过国内市场,今后也很难见到。

总体来说,这本评论集还是挺有价值的。尤其是对像我这样看书多的人来说,可以很好的有系统地梳理下所看过和未看过的作品,同时对于很多作者的书也能更好的理解。不过这部第四章我个人感觉价值不大,只能当一个科普知识去了解,但确实也佩服日本出版行业,光一个早川推理文库就出了1500本古典作品。同时像rom这样的私印杂志,能培养出那么多专业的作家和评论家。无法否认日本人爱推理是真的爱,而且是无私为这个文化而服务、贡献。反观国内,看的人并不比日本人少,但大部分人要么天天网上撕逼,要么看过没几本就大言不惭的指点江山,整的老外都是看不懂推理的。虽然原本很希望老罗能翻译一些ROM里的好作品,但还是真心建议一句:喜欢推理的话就好好珍惜享受在日本的时光和机会,远离网络。

《《幻之评论集》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纽约客》读后感2000字

2:《打破墨菲定律》读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