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后感1000字

1、精神熵(psychicentropy)

熵,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无序的量度。自发的物理过程是熵增,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是负熵。米哈里将这个概念和心理学结合,起了个名字叫精神熵,其实就是指心理秩序不稳定的状态。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心流。米哈里称,心理秩序的稳定性与人的注意力密切相关,而这对于个体人格的发展(和患有神经症等)都有联系。他举了很多日常的例子,证明心理秩序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意义重大:

自我的执着很耗费精神能量,因为它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觉得备受威胁。一受到威胁,我们就必须用知觉检视自我,以了解威胁是否真正存在,应该如何应付。这种事情每发生一次,精神能量就为重建意识秩序而消耗一次。

《心流》.jpg

他说,我们生活中总是被各种事情打断注意力,从而丧失了全神贯注的机会。人们不能够自主控制工作的强度,也不能自由掌控闲暇时光,因此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而且在非工作日感到无聊。

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更强有力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一方面,如果我们听任它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空壳。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2、心流(Flow)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获得稳定的心理秩序,如何获得心流呢?米哈里说,我们必须要在实际体验中享受身体的感官,思维的活跃,还有人际社交带来的乐趣。这三种活动的难度需要适中,且需要随着熟练度的升高逐渐提高活动的复杂性,才能让人再度回到心流状态。

除此之外,从事某项活动明确的目标,及时反馈和回馈,能够使得人们获得自我效能感,即自己有能力掌控当下局面的感受---这会给人带来幸福感。更进一步,如果这种活动与人生主题/人生脚本相契合,与人生意义结合的时候,意识就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更具体一点来讲,我们是如何获得心流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参加音乐会,通过细细地品味美食,和朋友进行社交,都可以达到类似的目的。作文www.yuananren.com再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活动,比如有计划的步行和跑步,瑜伽等宗教中的精神修行等---为了达成感官享受,预先是需要大量训练和自制力的。

像瑜伽,也是逐层渐进的过程:从打坐到调息……再到……

进入正式瑜伽修行门户的预备动作,称作“制感”。它主要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能够只看、听和感知准许进入知觉的东西。第六实修“执持”是长时间专注于一种刺激的能力,可视为与前面的“制感”相呼应;前面我们学习把事物摒除在心灵之外,现在学的则是把它们封锁在心里。第七实修是“静虑”,在此阶段,我们不再需要外来刺激,就能忘怀自我,专心致志,使外来干扰毫无可乘之机。瑜伽行者最后要达到的境界是“三昧”(亦译“三摩地”),意即沉思与思考对象合而为一。

总而言之,本书主要强调心理秩序的稳定可以为人带来幸福感,并给其取了个名字叫心流。通过大量的日常小故事,来说明心流的各个侧面,倒是部可以快速浏览完的书。

《《心流》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400字

2:解密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