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后改名陈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的大使命。

1967年圣诞,三毛与荷西在马德里相识,此时的她正读大学三年级,刚刚从被初恋情人拒绝的悲伤中走出来,面对比自己小八岁的男孩,却也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育荷西:“不要逃课,再逃课我就不理你了。”

《撒哈拉的故事》.jpg

但荷西仍旧经常逃课来看望自己的女孩,并展开了自己轰轰烈烈的追求,直到有一天,荷西又来找三毛,认真的对面前的女孩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六年!四年大学,两年服兵役!好不好?”三毛并没有给荷西准确的回复,两个人在这六年里的交集少之又少,若不是因为意外,三毛早就嫁给自己的未婚夫,可以说,荷西等了三毛六年,那,三毛呢?

《撒哈拉的故事》里写道:“他知道我是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我不会改变计划的。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已经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那个人,就是我现在的丈夫荷西。”冥冥之中,一切都有了答案,也许在三毛的追求者中,荷西并不是最接近她的要求的伴侣,可他却是最了解她的人,而三毛也终于嫁给了自己一生的爱人。

在撒哈拉里,三毛和荷西仿佛是一对流浪者,在这片大沙漠里记录着生活的细节和零散的经历:用心装饰自己简旧的房子、去海边打鱼、给予邻居家妇女漂亮的衣物甚至熟悉到她们可以上门抢、向撒哈拉人民传授先进的知识、开着卡车游荡于沙漠,这些看似平常却又丰富的经历给予了读者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慰藉。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复原力》读后感400字

2:《刘强东自述》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