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读后感1000字

近日得周华诚新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在书内题了字:“清晨下田干活,傍晚喝酒看花。”

周华诚的文字,如春日流水,哗哗然,轻盈灵动,极好读,次次读之,皆令人手不释卷。胡竹峰说:“周作人的文字涩,如茶;周华诚的文字甘,如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里的散文,篇篇独立,却又相连,我读出了小说的味道,不是小说的扑朔离奇,而是犹如读到小说精彩处停不下来的酣畅淋漓。他说:“好的文章气息须是松的,好散文是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心性、见识流露出来。”

关于故乡和稻田,除了这本新书,他还写过《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草木滋味》和《草木光阴》。他说:“每一次回到水稻田,我站在水稻们中间的时候,内心都很踏实,也很宁静。”从他的文字中,是能找到那种宁静的。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jpg

这是怎样一片水稻田?周华诚写:“这一片水稻田就是一处游乐场。它没有多么微言大义的部分。它只负责虫鸣、鸟叫、蜻蜓飞舞、万物生长、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它向真诚的人敞开怀抱。”这片水稻田在浙江省常山县五联村,五联村是一个普通浙西小村子,同其它村庄一样,有稻田,有溪流,有山峦,有世世代代劳作的农民,可这一亩三分地,在周华诚笔下,好似永远充满新意,就如蒋勋的池上,梭罗的瓦尔登湖,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郡,《看不见的森林》中一平方米地域的“坛城”,但又更丰富些,周华诚的水稻田还包含了故乡、草木、亲情、文化传承和有趣的灵魂。

关于这片田,我相信,他将饱含热忱及热爱,一直一直写下去。

这是一片不一样的水稻田,连续多年,周华诚都会邀请稻友下田插秧、割稻,他说:“每一位下田的孩子,在稻田里懂得了水稻的生长、粮食的由来,也感受到了劳作的艰辛、汗水的价值。每一位成年人,在稻田里懂得了缓慢的价值、时间的意义。”每一个到过这片水稻田的人,都能收获自己心中的稻子;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留下不一样的感触。

书中《相见欢》一辑记录下许多有趣的人:低头种地,抬头唱歌的岜农,将水稻视为情人的沈博士,一屁股坐进稻田的诗人,舞剑舞得行云流水的包公子,在山水间吹奏口琴的寒山兄,在稻田开了一次摄影展的摄影师盛龙忠,背着画板来稻田写生的画家,对,还有一个讲阿拉伯语的人类学博士来到稻田,将周华诚写水稻田的文章翻译成鸟爪一样的文字传播出去……这大约就是文中说的,目光清澈的人,总能在稻田相见。

这是一片不一样的水稻田,这片田不仅种稻子,还种文字。是文字的力量,让五联村这个村庄变得不一样。当周华诚满身大汗在稻田边拍照、观察,其实他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写下的一粒粒文字,正如撒下的一粒粒种子,作文www.yuananren.com文字种下了,也会发芽,也能收获,如今,这里不仅长出过最新品种的水稻,还长出了一座“稻田图书室”,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捐助的,村里还建了“水稻文化展览馆”,由中国美院团队设计,文化馆里摆着孩童时司空见惯的犁、耙、风车、草鞋,袁隆平先生为此题写了“耕读传家”四字。村人赞周华诚为“传千年文明”的新乡贤,他却说:“心怀热爱,日复一日的劳作,才是美好生活的本意。”

清晨下田干活,傍晚喝酒看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做三四月的事,到十月自有答案。

1:《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读后感300字

2:《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