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疾驰,漫步归家》读后感1000字

今年有幸读了两本梁实秋先生的书,第一本是趣味散文精华选《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读过之后,我便爱上了先生的文字,先生的博学、幽默,都在其中一一体现,而文字背后更是蕴含了先生的文学修养和生活志趣,让人不禁一读再读。

梁实秋先生是华语散文的一代宗师,他还是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更是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学贯中西,笔耕不辍,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岁月疾驰,漫步归家》共分为五辑,从岁月疾驰,漫步归家》、人间闹了一整天、人生苦短,再来一碗、做一个好玩的人类、读书是件大事五个部分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梁实秋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书中收录了《清华八年》、《闲暇》、《吃相》、《谈时间》等经典名篇,更赠送了“回家”主题温暖海报,还原家庭的真实温度。

《岁月疾驰,漫步归家》.jpg

“我并没有离开家,只是把家带去了远方。”这句话写在书的第一页上,满页便都是对故乡浓浓的怀念。“岁月疾驰,漫步归家”,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无可挽留,再回头,已经多年以后,不管是山高路远,还是近乡情怯,回家,都成为长久的愿望,那愿望里包裹着对故乡的眷恋,愈来愈强烈。

北平便是故乡,那个既古老,又有趣,“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喝豆汁、吃灌肠、放风筝、逛厂甸的北平城里,留下先生太多的回忆,而如今都成为永远的怀念。

“故乡的生活”,最难忘怀的就是那在清华八年的学习生活吧,《清华八年》是这本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篇,是啊,八年,毕竟是那么久的时光,有那么多的回忆。清华园里的老松、小桥流水、茵茵绿草、荷花池、“水木清华”的匾额,都在记忆里静静沉淀着。在这里,先生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激起了广泛的求知欲;在这里他组织“清华戏墨社”,坚持每天早上练习书法;在这里,他组织成立了“清华文学社”,自费刊印评论文章,也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青春的八年,最好的时光,总是那样清晰,那样闪耀。

“故乡的人”,在那个变革与知识碰撞的年代,最珍贵的就是良师益友吧。先生曾邀请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到清华做演讲,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曾评价梁任公学问、事业受人敬仰,心胸开阔,思想先进。演讲风格既谦逊又自负,演讲过程中更是高潮迭起。这场精彩的演讲,不仅让梁实秋先生为之感动,也让他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总有人在用他的姿态影响你、感染你,也改变你,而这些改变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故乡的味道”,那浓浓的情总是融于那浓浓的味道里,越是怀念,越是深刻。梁实秋先生以唐鲁孙先生的《中国吃》为框架,为我们搭起一个北京的美食天堂。这里有东兴楼的爆肚仁、芙蓉鸡片、肉沫加烧饼、拌鸭掌,有致美楼的煎馄饨、砂锅鱼翅,作文www.yuananren.com有厚德福饭庄的瓦罐鱼、铁锅蛋、核桃腰,有福全馆、宝华春楼的烤鸭,玉华台的水晶虾饼、核桃酪……这些美食不但让人垂涎欲滴,而当他用地道的北平话落于纸上时,更是亲切有味。描写美食的散文里我最喜欢两位大家,一位是汪曾祺先生、一位就是梁实秋先生,他们的描写,不但色香味俱全,而最让人惊喜、难忘的,是文字里的情趣,那是一种生活的味道,这种味道里有对生活的深沉热爱与眷恋。

生活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生活,梁实秋先生的文字里充满了生活的真谛,他写世俗人情,写人生百味,细细品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与情味。

1:《追追追》读后感800字

2:《近代的超克》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