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墓碑》读后感1000字

《静默的墓碑》故事并不复杂,所谓的侦破过程也寥寥,如果要以推理小说来衡量自然是难以属于上乘。但是本作精妙的地方在于,将环境与案件本身相结合,围绕中澳洲内地的荒芜环境做文章,将人与人之间不得已展开的互动描绘的淋漓尽致,本作也因此在琳琅满目的犯罪、悬疑小说中显得十分独特。

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内陆。与我们熟知的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不同,澳大利亚内陆乃至西部部分沿海地区都是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条件远远谈不上宜人,地广人稀自然就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地广人稀的分布特点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事实上更为紧密的联系,本作正是借助现实与心理感受的差异做文章。故事刚开始,受人欢迎的卡姆就陈尸荒野了。

《静默的墓碑》.jpg

最为人认可的卡姆却在圣诞前夕孤零零的死在了荒野,这样的画面给故事内外的人带来的震撼都同样强烈。在这样一幅画面下画卷徐徐展开,在空间上故事集中在了牧场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之间。时间上则纵贯了内森以及卡姆的童年、青年直至当下。卡姆是一个闪光的死者,但是与他最亲密的人们又似乎因为他的离开隐隐松了一口气。面对卡姆的死亡时,震惊多过伤心,家人震惊于作为经验丰富的内地人他会在那样的场景下离开车然后拥抱死亡,对于他竟然死亡似乎没有太多的伤心。随着故事的进一步深入,这种震惊有了进一步的解释,相对于卡姆每个人似乎都是“竹林中”的人,每个人看到的卡姆都跟着一个略有黑暗的影子,一时间竟然让人难辨虚实。随着故事的进展,虚实交叠、变换,最终找出了隐藏在熟人社会中真实的卡姆。

这样的故事如果换做日系作家,想必可以写出一个社会派的精彩故事;如果换作美系犯罪推理,我们可能会读到一个绵延数代的“暴虐血统”故事;如果换作英式作家,或许会从下一代的救赎角度写作。但是珍妮没有,她笔下的故事如同澳洲内陆的空气一般,炙热而干燥,直指罪恶,也因此令人感到后背发凉。这个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而引致的无罪恶感。无论是卡尔还是其子,他们对周围人所做的罪恶都不是有意之举,倒更像是动物本能之下的占有欲。

换言之,他们将周遭一切物化了,想要拥有绝对的支配权,由此引致了伤害。这与隔绝的环境下燥热的天气、地广人稀的环境不谋而合。正因为只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扩大牧场范围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能力的人自然应该占有更多东西。作文www.yuananren.com因此他们丝毫不认为自己是在作恶。另一方面,地广人稀的环境又成为了罪恶的帮凶。因为地广人稀,一个警察一个医生要服务的范围实在太大,某些情况下牧场就成为了独立王国,“国王支配一切”,所以没有许可,被物化了的人无法逃脱。这种畸形的环境下最终催生了死亡事件。

我并不认为本作仅仅是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更多的本作尝试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兽性还是人性的选择最终决定了每个人的走向。同样是卡尔的孩子,巴布和内森就选择了不一样的路。并不是因为他们独特,反倒是因为他们无法用动物的方式适应这种生活婴儿保留了软弱才有了不一致。相反,积极与环境融为一体就如同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1:《风声》读后感1000字

2:《解压全书》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