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多风波》读后感600字

对林清玄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的阅读材料中,台湾作家是对他仅存的印象。我本不是喜爱读书的人,但近两年却发现在书中能找到纷繁社会中少有的安宁。

在图书馆背书的时候,图书管理员少有的说笑,我也干脆走了一下神,却刚好在我手边发现了这本《多情多风波》。看书名以为要么是年少时期的情窦初开,要么是尘世的复杂混乱,却怎么也没想到书的前半部分是佛教禅林的禅院文化。我本不信教,向来也对宗教不感冒,想着随便翻看几页就作罢,最终却也没能停下手。

《多情多风波》.jpg

书中的佛教禅林是大家可以读懂,更能理解感受的文字,莫名的让人沉静、让人思考、让人豁达,或许这就是信仰的魅力吧。文字不浮华,值得琢磨的地方很多,有些句章看似华丽却是实物跃然纸上的直观感受。第一次不带着回答阅读问题的目的读林清玄,确实另一种感受,更加轻松也更加专注,不由得想要吐槽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束缚和压迫。

书的后半部分大多在讲社会中的一些现象问题,依旧与前半部分相差无几的笔触却也剖的开实质,批判的立场明确坚定。但在我的感觉批判的酣畅淋漓之后又少了几分回味,仔细一想可能少了些方法论,可转念一想,又怎么能说的清、道的明呢。或许能把这些都说出来又留有思考的留白才是作者的目的吧。

之前的阅读是感觉要给自己简陋的灵魂挂上些不相称的装饰,为了读书而读,现在看来确实虚伪。现在发现一本书能填补太多的空虚,若问何物能拨开云雾见月明,文字一定属于其中之一。第一次写书评,好像没有主题也没有层次,希望会越来越好吧。

1:《繁花》读后感800字

2:《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