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发布书评,算是感慨一下心中的想说的吧,毕竟看完一本书后谁都会脑子发热嘛。言归正题,这次我想就挑一本最近才读完的书斜线唐堂有纪的新作《杀死小说家》来聊一聊。
每个读者在读这本书前都被剧透了,因为这个标题实在是太直白了,但能给自己的作品起这样的名字的作者一定对自己的写的内容相当的有把握。故事开篇就就是一桩案件的现场,本作的天才人气小说家遥川悠真突然失踪,距离他失踪已经过去两天,几个警官正在遥川房间里搜寻着线索,房间异常的凌乱,所有家具都有严重的摔砸痕迹东倒八歪的散落在房间内,很难想象一个曾在银幕前光鲜亮丽、温文尔雅、干净整洁帅气的年轻男子的房间竟然会是如此一番惨状。
而在其中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完好无损,仿佛是某人特意留下的线索一般,笔记本里只有一个名为《房间》的文档存在,其他的一切几乎被全部删除。究竟这篇名为《房间》的小说里面记载的什么,谁是它的作者,它为什么会在这里的。这一切构成了这个悬疑故事的开端。
“我一直认为,当看到仰慕之人失意潦倒时,抱着'求求你去死吧'的想法其实是源于敬爱,而想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则是出于执。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遥川悠真死去。”“倾尽一生才能完成的小说?只要一直鼓励他,就会有奇迹发生?”“在憧憬的对象失去才华,慢慢坠入深渊,逐渐崩坏时,关于救赎这一行为的责任归属。”真物和伪物。
当被圈养的女孩幕居梓怀抱着被自己作为活下去的源泉的小说,准备在列车站台上踏出跨越生死的一步时,被自己的神明在偶然间救下。二人之间形成了奇妙的关系,开始了与往日不同的生活。好景不长,渐渐的遥川悠真才能枯竭写不出小说,二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幕居梓为了拯救遥川,决定充当他的影子写手……究竟是两人互相间的彼此救赎,还是彻底的毁灭。只要一直鼓励他,就会发生奇迹?只要能保持现状,就不会继续崩坏?
整本书看完时我的心情五味成杂,就像遥川悠真自己所说,“反正只要看到有人死去,人们就会哭吧。”只要故事是悲剧,人们都会喜欢吧。这样的话在我脑海中浮现。其实幕居梓对遥川悠真的感情是扭曲的,如同枫藤依附在一块墙壁上,而这块墙壁本身也摇摇欲坠。从开始的爱慕,到后来遥川失去才华后的恨意,再到最后被遥川的回光返照的自我欺骗的爱恨交织。遥川也经历的相同的变化,目睹能够完美复制自己所有的的优点的人甚至是升级版的自己替代掉了自己的角色,谁会内心毫无波澜呢?对她而言,最深爱的不是他的小说,而是遥川悠真。那个曾给予自己活下去的精神食粮的人,在自己面前,变的写不出小说时,自己是无法接受的。可她已经深深的陷了进去。
后面作者安排了守屋学长这个角色,我认为是想或多或少的表达矛盾这个概念,学长本身十分热爱小说,虽然天资并不是很聪颖但他还是坚持无时不刻的写小说,就像他的名字守屋和辛一样,文学部的房间内,成员来来去去,作文www.yuananren.com只有部长守屋一人一直坐在那里写小说。但就一个如此热爱的小说的人,在见到幕居梓后一见钟情,敏锐的察觉出幕居梓就是“遥川悠真”,他梦想努力成为小说家,但又却直接加速了一位小说家遥川悠真的毁灭。
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一道螺旋,从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幕居梓不只一次哀叹要是现在能够像以前那样的话,大家都能互相砥砺生活。最后她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在那天站台遇到遥川悠真时就已经结束了或者说注定了,因为再怎么样也无法改变了,就是无的意思了。
结局十分的精彩,短短几页便把剧情简明扼要地再次迂回波折使观众惊呼过瘾,也辉映了遥川悠真所说这类结局往往十分吸引读者。总之这部小说绝对是题材新颖,虽说是悬疑推理,但认真看能够轻松的看出铺垫,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轻文学作品,最后想借用一下三秋张老师的比喻“这是一个描述人们掉进'地洞'再也爬不出来了但'似乎在地洞里面也过得很幸福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