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闪烁,谐趣叠生,时或滑稽突梯,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余光中评梁实秋散文如是说。
喜欢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总觉得他的散文别具真•情•趣,行文落笔非常有美感,读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
《岁月疾驰,漫步归家》是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作品。友谊出版社出版的这三本梁实秋散文集作品《可能这就是人生吧》《为这人间操碎了心》《岁月疾驰,漫步归家》收录的作品非常用心,历时2年调查采访了1000余名读者,从其2000万字的作品中反复精选30余次,最终编排而成。
而《岁月疾驰,漫步归家》作品集中,主要收录的经典作品有《闲暇》《吃相》《谈时间》《清华八年》等,尤其难得的是,其中还收录了《搬家》《匿名信》》《房东与房客》等在其他作品集中罕见的作品。书中又结合故乡、生活、吃、闲暇以及读书的主题,将散文分为五辑,每一辑都别具深意。
正如本作品集的落脚点在“归家”,“故乡”一辑中的散文尤其戳中我的泪点。“其实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出于何种缘故,日久必有一股乡愁。”乡愁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
小时候对乡愁还没有切身体会时,乡愁是余光中诗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等到中学时,开始离家寄宿,每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每一次回家前一个星期就开始盼望,数着日子过,回家待个一两天,还没好好跟妈妈说上话,就又要返校了,收拾行李时,眼泪就开始在打转。等到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扎根安家,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在累了、疲倦了时,总是不自觉想起家乡,那袅袅的炊烟,那成片的土地,总能莫名中给我安慰。
家是注定要回去的地方,回家的路又短又长,短的是距离,长的是心情。春节回家是一年中特别期待的事,每年一到元旦,就开始琢磨着买什么年货回家了。而每当假期余额不足,返工在即时,念书时要返校的那种离愁又不自觉在心底泛滥。
想起之前好友跟我说的一段话:每年春节过后,要离开家乡去工作的大城市,看着爸爸妈妈给她塞的满满一车的东西,土鸡蛋、青菜、豆子、粽子.....然后当着开动时,还能从车的视后镜看见爸爸妈妈的伫立远眺的身影,身影逐渐变小直至看不见,作文www.yuananren.com她就觉得,无论自己在大城市里取得怎样的成就,自己都是多么的不孝。
这种五味杂陈之感,梁实秋先生在《清华八年》,毕业时离开清华园时亦有描述,“两辆人力车,一辆拉行李,一辆坐人,在骄阳下一步一步地踏向西直门,心里只觉得空虚惆帐。”
谁人不道家乡好,谁又想离乡在外?读至“我没有离开家乡,只是把家乡带去了远方。”,只觉心里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