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读的小说不算多,一方面是工作太忙时间太少,另一方面是能够吸引我读完全本的小说实在太少。现在要说的这本《看不见的蔷薇》,确实好看!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反转反转再反转,真是欲罢不能,直到读完全本书才舒服,这本书确实是文笔温暖、故事曲折的好书。
小朋友看世界时,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是我读完这本小说后不断询问自己的。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小时候的绝大多数事儿了,有一个至今记得的事儿就是跟好几个同村的小朋友一起去村外玩儿,当时天气暖和,蓝天白云,洋槐树刚刚吐露新芽,一大帮子小孩子沿着大路向村外跑,至于什么时候回家等细节已经记不起来了。这样来看,虽然我的儿时记忆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我可以给这个记忆记录成为一个温暖的淡绿色吧。
可能有很多在成年人看来不可思议,或者难以理解的事儿,如果逐渐解构,大多数行为慢慢的都可以分析到行为人年幼时候的经历,被爱的需要、被抛弃的经历、被伤害的经历等等。人类幼年太脆弱了,如果没有其他人的照顾,是完全没有办法长大成年的,我们的法律中也对未成年人作出了特殊保护,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上面说了这么多,看似与《看不见的蔷薇》这本书没有关系,其实都有关系的,这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破案的过程,一条是关于主角儿时、渴望爱的故事。一个可怕的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可悲的人儿呀。
女主角小时候,遭遇父母双亡的痛苦,只能够和哥哥相依为命,这可能是她极度渴望温暖,又内心极度寒冷的最大原因吧。可能读其他小说,或者身边也有类似遭遇的人,那些能够真正走出悲痛,走出童年阴影,最终独立、自信的人,他们是幸运的。
很多时候,对很多事儿,我们只看到了我们看到的,甚至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小时候渴望爱,可是还是需要想办法走出这个状态,学会爱自己,学会让自己放下一些事情。
还想再说说这本书,故事很流畅,没有太多晦涩的段落,没有特别华丽的词句,可是就是阅读起来很舒服,那种可以坐在安静的角落,拿一瓶水或者一杯茶,慢慢阅读的那种。故事情节发展也很舒服,就跟剥洋葱一样,剥开一层以后,感觉要看到结果了,然后就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转折,故事转折的伏笔也埋的很舒服。
这本书确实是一个好故事。女主角的悲情之处,多源于自己不愿意成长,不愿意让自己变得独立。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真的不容易,不断放弃自己的有些好的、不好的记忆,整理好自己的精神继续前行也需要巨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