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为错过的遗憾,总是在为失去的惋惜,也因此会怨恨拥有我们失去的东西的人,因此做出泯灭良知的恶行,害人终害己。
《食罪者》原名《无罪谋杀》,是喜马拉雅悬疑类冠军作品,有7亿次播放量,上3亿次阅读。这本是第八本,是一超级烧脑的悬疑推理作品,以心理学为基础,结构紧凑,环环相扣,主线隐藏在各个不同支线故事中,剧情一再反转。其中不乏对高超心理学的描述,让人感叹人心莫测。爱情不是游戏。一首为爱而作的歌却拉开了一场自杀游戏的序幕。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爱情,玩了不该玩的游戏,当我发现,已身不由己。我别无所求,只求你无私的宠爱。如果全心爱你是罪恶,那也是罪爱。
一首优美婉转的情歌拉开了故事的开端。一个靓丽可人的歌手蒋雨馨,拿出她最爱的小提琴,先拉了一段忧伤婉转的前奏,随后唱出优美的歌曲。婉转动听的歌声在小提琴的伴奏下让每个参加演唱会的人热泪盈眶。
正在大家都投入歌声中时,一个粉丝冲到舞台,蒋雨馨措不及防,拿起小提琴砸向那个男人,保安把那男人拖下去,那人还吼道:“你会后悔的…”
就在演唱会事件后,大闹演唱会的粉丝马明扬家里发现四个自杀的人,四个人看似都发现自杀现场的房东是去催房租的,到的及时救了马明扬一命,他没死,但精神受了刺激,一口咬定蒋雨馨也就是唱歌的安琪是凶手。警察根据口供,又调查到案发时间安琪到过现场,要拘留安琪协助调查。安琪说她案发时和心理医生丁潜在一起,警察因此叫来丁潜。
丁潜之前和安琪就认识,也帮过安琪,现在他依然选择相信安琪,打算帮助她。是上吊自杀的,两男两女,裸体上吊,死状一模一样,连面部表情都一致,现场还在播放安琪的《罪爱》歌曲,说不出的诡异。
丁潜走进案发现场,发现自杀事件竟然和马明扬一个月前写的小说里的情节一样。丁潜要求去案发现场看看,他和特案的郭蓉蓉在现场发现一台电脑里有马明扬写的小说,作文www.yuananren.com里面的情节竟然与现场发生的自杀事件一样,小说写作的时间是一个月前,那时候安琪还没到案发的蓝京。这也间接给安琪做了不在场证明。
马明扬究竟和自杀事件有什么联系呢?凶手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四个人同时自杀呢?丁潜打算对马明扬进行催眠。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方式各不相同。
马明扬的催眠没有结果,医院又发生一起坐溢自杀事件,丁潜在现场发现死者手里有张纸条,写明她自杀的方式。事件越来越诡异,而且丁潜在医院自杀现场,也被警察列为嫌疑人。他感觉这些案件背后一定有一双黑手在操纵着。
紧接着又一个男子触电自杀,警察调查得知他们生前都曾疯狂画一种抽象画,这些画像迷宫。
在触电的男子电脑里发现一个MP4档案,里面有个视频,是个日本的女孩子,她介绍自己是教死老师,教死老师先是说明人活着空虚无聊,没有任何意义,自杀才是积极有意义的行为,然后讲了很多种自杀的方法。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和习得性无助等心理知识成了凶手诱人自杀的手段
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其中一个刺激时,也能引发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其实就和训兽师训练动物一样,先通过一些刺激和食物的投喂,让动物形成条件反射。习得性无助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会,但对什么都好奇,小孩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遭到父母的呵斥,他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听大人的摆布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一切新事物产生抵触。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小说情节曲折,剧情一再反转,心理学的运用简直脑洞大开,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仍然烧脑,过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