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读后感600字

被吹捧太过的版本:信达雅里面可能只有最后一点强过别版,但也是仁者见仁。

看了三版,这版有很多人说是最好的版本。读之前期待挺大,所以不免很失望。

文风确实是三版里面最清丽的,但是读着读着发现了各种译误。和译者日文水平无关,是常识以及中文水平不过关。

《细雪》.jpg

两个例子:

1.第116页:说大姐和二姐“姐妹俩自出嫁以后”,然而这两姐妹都是招赘,而不是出嫁。对比一下,储版是这么译的:“至少姐妹俩结婚以后”。就像你不能对一个娶了妻子的男人说他是“上门”的一样,你也不能说一个招了上门女婿的女人“出嫁”。译者真该有些基本的风俗常识,或者翻译的时候不要这么粗枝大叶。可能作者是想体现复古的风格,但是要记住以前的人对于这些叫法可严谨多了。

2.竺版第157页:“好不容易登上二楼后,站在走廊里展望大海的野村,对于幸子夫妇好不容易上楼来不以为然......”

“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正确的”。译者明显不解其意,因而误用了,缺乏最基本的文字素养。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

对比储版:“立在走廊里展望大海的野村对于幸子夫妇的最后上楼全不介意”。

对比周版:“早已上来的野村,正站在走廊上眺望大海,对幸子的困苦视而不见”。

都说竺版译得最好,吹捧的也太过了!我不否认文风读着最舒服。比喻起来,竺版就像一道还算美味的菜肴,但是吃着吃着总是时不时发现有苍蝇(语病)!其它两版可能不怎么美味,但较准确。

翻译三诀“信达雅”,竺版雅是雅了,可是前两点就...

1:《狗仔夜行》读后感800字

2:《局外人》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