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主动读外国诗,还是史诗,不管是诗还是历史我都完全不了解,几乎两个月的时间读了两遍,很可惜即便是第二遍,对于第五书的历史描写仍旧不甚了解。格局很宏大,上升到了民族层面,从未读过的层次,让我狭隘的只以个人为中心的心胸前所未有的开阔了很多,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闪光之处吧。本诗线索很多,这就是本诗的一个难读之处,明喻,暗喻,不同线的不同理解。
很喜欢阿喀琉在非洲雨燕的引导下回到被殖民前的非洲,寻找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来源,是对自己的寻觅,也是对非洲祖先和历史的回溯。
也很喜欢对种族灭绝场景的描写,海伦,这个概念,既是岛屿也是人,她们同样美艳动人,她们同样无私为人展现她们的美,她们都曾陷入“特洛伊战争”的争夺中,但她们从未背叛,也从未勾引任何人任何国家去争夺她们。她们从始至终只是单纯的,简单的,无心机的。
诗人的解脱大概是明白了,拥有坚固的根源使得该部族被外部冲击反而从中获取营养,不似历史中的哀叹,他们在冲击下在自身之死下汲取营养,衍生出分支,但仍有一群人坚持传统,但不论如何,他们都在祖先精神的笼罩和赐福之下。爱岛不如爱民族。在奥麦罗斯引导下明白了,“正确的旅途是静止不动的”,围绕着家乡,围绕着初心,围绕着自己的根,这过程痛苦却会使你浴火重生。阿喀琉回到非洲找到了自己的根自己的名,焕然一新。治疗菲洛可提提的药在回溯非洲起源时被玛吉尔曼找到。诗人也是在很多城市不断的流浪中,最终明白看似随时间变化的东西,只是一种对初心变了形式的叙说。我们也许会迷茫,为所谓的幸福,放弃了自己的家乡和初心,但我们最终也会像海伦想起自己的根,接受自己的非洲孩子,接受阿喀琉和他的传统。
再者,还有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海伦因为贫穷离开了阿喀琉,海伦岛上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放弃传统,追求帝国的潮流,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根,竭尽岛屿的资源,作文www.yuananren.com最后坠入了地狱,就像是违背自己的初心,迎合他人,最终不过是换来别人好奇的一瞥,从未真正想去理解到你。所以,不论是去旅游还是交往,都不要只停留在最浅层次,以猎奇和自以为是的心态去了解,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曾经的殖民者普朗科特沉浸于帝国日落的氛围无法自拔,想给海伦一个历史角度的叙说,他曾把自己视为战争胜利一方,把当地人当作自己的工人,到最后融入了这个民族,纯粹的爱上了这个岛屿,成为了这个岛屿的一部分,一并丰富了这个岛屿。将地球分为两半的子午线,被非洲雨燕缝合,地球重新变为一个整体。
最重要的是,借此书了解了少许的殖民时代历史,印第安人和非洲人难以直视的被殖民史,人性的暴力,以宗教为借口,对同类的屠杀的冷酷无情,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人类的历史就仿佛活脱脱的丛林法则翻版,令如今文明世界的人目瞪口呆。同时,也了解到了世界上会有这样一群人,兼有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血液,爱着殖民国的语言却在情感上倾向于被殖民国,不断的流浪,不断被拒绝,自身的矛盾带来痛苦,但也却像书中所说是光芒四射的痛苦。即便田园时代一去不返,但同样愿意去歌颂祖国,歌颂祖国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