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远宁老师的四个主要的系列作品,其中《大唐狄公案》系列最为正统,从故事到作品风格都以正剧形式进行,基本上严守历史;《红线传》主打的是青春怪盗戏码,加上淡淡的初恋情愫;《狮子与狐狸》则侧重英伦心理探案风,两位主角是没有CP感的搭档。只有《唐案无名》系列,是基于唐朝历史的以虚构人物为主角的腐女向推理小说。
《唐案无名》系列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以腐女为目标创作的,而是想区别于和政治高关联度的《大唐狄公案》系列,以虚构人物为主角展开一些关于唐朝中期民间风俗方面的探案故事。这一点,从系列开篇以虚构的平安县作为主角活跃的办案范围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在系列前期还设置了尔雅这一个女主角。
但是随着读者对主角史无名和其跟班李忠卿的喜爱度越来越高,再加上该系列的创作期(2009年8月系列第一作《怨歌行》刊载在《推理世界》上)正值全世界范围兴起的腐女文化,为了让作品的人气更高,远宁老师应该是自己决定或者接受了编辑的建议,把史无名和李忠卿凑成了一对CP,从此,本系列就彻底转变成了腐女向推理小说。从本作以及她大爱英剧《福尔摩斯》来看,远宁老师自己决定这个转变的可能性更高。
对于这种古装的腐女向作品,特别还是推理小说,其实稍写得不好一些,就容易让人觉得轻浮乏味,为腐而腐。远宁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本系列虽然是腐女向小说,却适合绝大多数年龄的读者,而且就算不喜欢腐女向作品的读者也不会对史无名和李忠卿这对CP感到反感。
这要归功于远宁老师的创作力。作为一个语文教育者,远宁老师的文字掌控力和文章的结构有着稳定的发挥,文章详略得当,用词巧妙,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案件的创作上。而CP间的互动则全部放在了细节描写上,没有让腐向凌驾于故事和案件之上。另外远宁老师在作品中对唐代风情民俗,上至官场,下到服饰都有过一番考证,但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有很多地方为了让作品更加通俗易懂,用了很多现代的词汇,也让读者更容易进入故事之中。
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史无名和李忠卿之间的互动基本上都是以喜剧形式呈现,大大降低了读者的反感度。两人之间的那种情感联结并不像很多腐向同人小说一样硬行凑对,所有的描写都显得非常自然,甚至有时候读者都会忘记这两人同是男子,反而在阅读中留下了两人是男女朋友这种印象。
让我们来看看远宁老师在本作中如何描写腐女向情节吧。
本评开头的引文,是系列中史无名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而在本书中,又凭借李忠卿心中所想把这句话再次说了一遍。也就是说在远宁老师的心中,这两人的心中都只有对方一个人。这一点可以通过文中无数的细节描写来验证。
史无名在《子午封兵》一案中遇袭受伤,李忠卿不论山长水远,不管花费多大精力也要第一时间赶到他的身边,并且还表现得异常激动且愤怒,作文www.yuananren.com按书中描写那就是“仿佛被触及了逆鳞的龙”。而史无名对这件事的反应,竟然是问李忠卿看到自己受伤有没有哭?李忠卿听了这句话之后的反应是看似堂堂皇皇地转身走了,实际上却是落荒而逃。这一系列描写不就是刚进入恋爱期中的男女朋友之间的日常吗?
作为本书中最重要线索的那幅画有史无名女装的仕女图,引得多少人物想到苏雪楼家去一窥真容。画上的女子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足可见史无名在设定中天生丽质,打扮成女妆后就是一个标准的女装大佬。这样说来,李忠卿那种穿插在整本书中的无论如何都要一窥此画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毕竟只有这幅画上有着喜欢的人真正穿女装的样子。就像热恋中的男朋友知道女友有一张自己从来没见过的装扮的照片,那种迫不及待的感觉正正就是这样的。
在探案过程中,有媒婆想给史无名和李忠卿分别做媒,史无名表现得尴尬无比,李忠卿则隐有怒气,这不就是还没有把恋爱关系告诉家长的男女被告知要去相亲之后,男女方的反应吗?
再如由于山崩导致史无名额角被落石划了个口子,李忠卿就始终忧心忡忡地看着他的额角,这多像男朋友怕心爱的女子的容貌会有损伤的表现。
类似这样的细节,在全书中数不胜数,充分表现了两人CP的甜蜜性。但是还是要重申一遍,远宁老师对这些描写非常克制,不会引起读者的不适,也不会影响到整体故事的走向。
如果读者想看一部杰出的腐女向推理小说,那本书绝对是第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