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2000字

这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从自身经验(母亲49岁离世,父亲高寿却患阿尔茨海默病)出发,回忆起作为子女的若干想法,介绍成年子女如何与父母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一步讨论家庭养育方面各成员的相处关系。

与人相处,不免遭人憎恨或厌恶,甚至有人因此想要离群索居。人际关系虽然可能造成痛苦,然而脱离了人群,也就无法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与幸福了。

对人类而言,幸福究竟是什么?无法动弹、失去意识时,还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吗?曾经因为生病而无法动弹的人,应该可以了解,无法动弹又需要人照顾时,若要相信自己还有生存的价值,需要极大的勇气。

其实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而非终有一天能恢复到年轻的状态,再次像以前一样工作。生病并不表示掉入最低的层级,病人比健康的人更加贴近人生的真理。大脑虽然是心灵最重要的工具,但毕竟只是工具。无论大脑产生产生什么问题、言行因而受到什么影响,大脑主人的人格(心灵)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面对年老的勇气》.jpg

当然,大脑出现问题或是死亡,导致大脑停止活动时,就无法像以前一样发出声音,也无法自由活动,所以家属再也无法听见亲人的声音,看见他们的面容,拥抱他们的身躯。失智症患者的清醒,并不是想起过往的记忆,而是了解自己身处何处和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勉强父母想起过去。老化是过滤器,因为某些理由而忘记,又因为某些理由而记得。就算忘了过去(不愉快的过往),重新建立关系就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想起和对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便是所谓的‘尊敬’。抛弃以往什么都做得到的理想父母形象。接受现实的双亲。父亲除了用餐时间外,多半在睡觉,醒来时不是发呆,就是在清理毛衣上的毛球。父亲生活中没有任何乐趣。曾经希望父亲不要只是睡觉,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这不过是子女单方面的愿望。事实上看起来无所事事的父亲,也不一定就是不幸福。

子女必须了解自己能为父母做什么、不能为父母做什么。为了避免父母日益退化消沉,子女应该适时陪伴在父母身边,防范遭遇危险,而不是从一开始便打消行动的念头。待在身边,就是一种支持。不要期待父母说‘谢谢’。尽管子女希望父母了解自己的付出,但父母往往无法满足子女的期待。尽管用心照顾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但父母需要照顾时,子女不可能什么也不做。然而就算一心想要把父母照顾得更好,或是不断思考该如何照顾父母,在该做的事、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之间,子女真的做得到的,还是只有能做的事。

如果无法明确区分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恐怕很难把看不见终点的照顾坚持到底。心态认真和心态沉重是两码子事。照顾父母一定得心态认真,却不需要心情沉重。但是照顾者不需要为了强调照顾很辛苦,而皱起眉头、大声叹气。照顾者表现出辛苦的姿态,有一个理由是希望受到照顾的父母,能了解照顾究竟有多辛苦。希望别人帮忙,直接开口要求就好了。当然也要有心理准备,就算开口要求,对方也不一定会帮忙。不需要对父母激动。

子女想占上风,就会从小事开始与父母争夺权力。与父母争执,不会改变与父母的关系。觉得自己对而对方错时,就已经陷入权力斗争。解决权力斗争的唯一方法就是放弃斗争。放弃争权,并非‘认输’。照顾父亲领悟到,子女不能带给父母幸福。人这一生,无论什么时候,都无法真正带给他人幸福,也无法通过别人获得幸福。

就算是父母,也无法负责子女的人生。认为对方‘动机纯良’,便能改变人生的看法。发现行动背后的心声,便能改善亲子关系。人人都戴着角色的‘面具’。作文www.yuananren.com面对父母时,可以以‘人’的身份,而非‘子女’的身份听对方说话。父母活着,便是对家庭有所贡献。通过对父母表达感谢之意,让父母感受到自己对子女也有贡献;只要觉得自己有贡献,就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年迈的父母会因为渐渐失去能力丧失自信,觉得自己一点用也没有,还可能钻牛角尖,认为自己还不如早点撒手而去,甚至认为自己在家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当父母能做的事越来越少,子女就要对父母‘还健在’一事表达谢意,无需特别留意是否‘做了’什么、‘做得到’什么,要不着痕迹地让父母决定自己对家庭的确有所贡献。年迈的父母制造麻烦是为了吸引子女注意,并确保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只要父母相信自己有价值,便不会如此了。父母会在孩子需要自己时,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打起精神。做得到的人,在做得到的时候互相帮助,才是可以安心养老的社会。

许多事情会因为人的老化而做不到,老人也不能因为当年曾对子女付出,而要求子女回报。子女不会了解、父母也不会告诉子女家庭的财务状况。子女无法报答父母的付出。

持续‘当下、眼前’做得到的事,不要放弃。不是为了今后一定会开花而浇水,就算今后再也不会开花,也不会放弃浇水。与其等别人对自己说‘谢谢’,不如自己开口说‘谢谢’。就算父母什么也做不到,子女还是可以让父母知道,活着就是一种贡献;而子女觉得自己有贡献,认为自己有价值也很重要,这跟是否受到父母的认可或感谢,并无关系。

感受昨天与今天相同的喜悦。该注意的,不是失去哪些能力,而是还做得到什么。不要错过突然造访的‘幸福瞬间’。未雨绸缪不是坏事,但是不到当下,无法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放弃预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绕路或停下脚步都不算浪费时间,多花点时间也没关系。不需要为了‘下半辈子’而改变生活方式。

眼前的父母可能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无法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甚至连家人都不认得。即使如此,也不会改变父母身为人的价值。家人无须在意父母忘记一切,和之前一样以平常心对待就好。就算父母离开人世,家人对父母的思念也不会受到影响。父母和之前一样,永远活在心中。

无须计算时间的生活,指的不是随便度日,而是摆脱时钟计算时间的束缚,获得自由,才能享受当下的意思。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2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君主论》读后感600字

2:《东北专电:大公报里的政声和民生》读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