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的光》读后感3000字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中提出“拟剧论”一说,即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为了某种目的,人们会通过阅读和学习培养各种礼仪和谈话技巧、并为自己擦脂抹粉,以确保他人眼中的形象是自己想展示的类型。

这种过程就和演员在表演中塑造角色的过程类似,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扮演着某种角色,而这个角色会随着人生阶段、场合而不断变换,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要承担一种责任。

当演员过分投入角色,拍摄结束后无法抽离角色,就会影响现实生活;我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如果对自己的角色产生认识偏差,也会让生活陷入混乱。这种情况女性尤甚,因为成为“妈妈”的转变在女性的生命历程中是很特殊的一个阶段,就像一场地震,掀起了从生理到心理翻天覆地般的改变。

有孩子后,“如何养育”就成了妈妈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我们可以看到伴随养育孩子的过程,很多女性开始逐渐失去自我。正如《你是孩子的光》中说的:“对于妈妈这个角色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养育孩子的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强调了养育的部分,而忽略了妈妈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

当我们被“妈妈”这个角色淹没,忽略了作为“自己”的个体需求时,矛盾就会不断在生活中出现,常听到有妈妈说:“我为了你,失去了一切,你还不听话!”类似这种带着强烈控诉的话语,恰恰是妈妈们遗忘了自我,从而将人生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你是孩子的光》.jpg

事实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承担、也应该承担另一个人的人生。想要真正养育好孩子,关键就在于养育好妈妈自己,正所谓:育儿先育己,这也正是《你是孩子的光:智慧妈妈成长法则》一书的核心观点。

本书的作者是张小桃,毕业于清华大学,DISC/GenosEI国际认证顾问,践行“用自己的成长照亮孩子成长”的职场妈妈;将商业咨询方法应用在孩子教育和亲密关系中,并提出“感性决策,理性行动”的女性成长理念和“GOLD”女性成长体系。

在《你是孩子的光》中,张小桃认为最好的言传身教,是妈妈勇于追求自我、成就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潜移默化滋养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塑造出一个榜样。因此,这本书乍一看是讲养育的,细读下去,其实是在讲妈妈要如何成长、如何找到自己。

一、完美妈妈的标准

成为妈妈后,我们总希望能成为孩子的榜样,于是出现了像“完美妈妈”、“好妈妈”这样的标准。但是当我们将自己困在类似“好妈妈”的标准里,忘记自己除了“妈妈”角色外的“独立个体”身份会怎样?

我们会很容易自我怀疑,我们会觉得委屈、矛盾、纠结,比如想在职场发展却被迫选择了全职妈妈的女性,从照顾孩子获得的价值感并不能抵消她失去工作的失落感。当这种自己我怀疑、低价值感带入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并非好事。

工作时觉得对不起孩子,全职照顾孩子又担心没有收入,无论在工作状态还是全职妈妈状态,每个阶段应做的事都没能很好完成,而是变成一种应付式操作。

我们现在习惯的这种寻求符合标准的操作是从工业流水线生产而来,但人并非标准的工业品,对标准的过度迷恋带来的是焦虑不安和逐渐迷失的自我。

我们都爱歌颂母爱的伟大,但这种“伟大”不应只有一种固定的标准。母亲的伟大并不是因为否符合某个标准,而是在陪伴另一个生命成长的有限时间内,用一个成熟、智慧的生命来影响一个新生、懵懂的生命。

苏菲·玛索说过: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婚姻和生活中迷失自我。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提升自己去实现这种生活的能力,要相信,生活的选择权一直都在你自己的手里。

二、感性决策,理性行动

“知道自己现阶段想要什么,并且有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目标。”这种人生状态每个人都想要吧,那么如何可以达到呢?张小桃在书中给出的建议是:感性决策,理性行动。

感性决策,即随心而动,把人生的方向指标交给你的心去指引、决定去往哪里;理性行动,即在定出方向之后,把如何执行以及达到目标的过程交给你的大脑,通过冷静的思考、细致的规划去帮助你走到终点。

为什么把决策交给感性?因为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是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我们很难去享受从内心就抗拒接受的事情。面对不喜欢的事或人,我们通常是用理性、意志力去应对,但长期调用意志力是一件非常疲累的事,而且内心会有一种永远填不满的空洞感。

我们来举个例子:小容是事业女性,繁忙的工作让她对照顾家庭有心无力。有次去接孩子时,看着孩子往姥姥身后躲,脸上满是陌生的表情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作文www.yuananren.com小林也是事业女性,工作项目成功时总能带给她极大的满足感;但同时她又被传统相夫教子的观念束缚着,面对家庭时心怀歉疚,这两种心情的不断变换让她的生活疲惫不堪。

她们两人面临的是成为妈妈后都要面对,最难抉择的问题:全职妈妈or职场妈妈?她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1、感性决策:向内追寻,忠于自己内心的渴望

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嫁人生子之后,回归家庭才被视为是正道。然而社会发展至今,女性已经不仅只有回归家庭一个选择,该如何选择,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我想要拥有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我希望实现目标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我为此可以做出的努力是什么?

小容和小林面临的情况很相似,但对上面问题的回答却不大一样:小容内心是想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如果因工作无法如愿,那么努力工作的意义就要被不断质疑,她选择辞职;小林内心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如果愧疚辞职,反而可能陷入自己到底是为谁而活的自我怀疑中。

2、理性行动:向外探索,追求更多的可能

小容虽然辞职了,但不代表不再工作,她希望有能够掌控时间,又能保证收入的独立生活。她通过分析自身的条件(乘务长的工作经历),最终选定了职业培训师这个发展方向。她自学礼仪培训、形象顾问,通读市面上所有和礼仪相关的书籍,自己整理成一份课件。

最终凭借着帮各个企业,以及在网络上开展培训课程,实现了时间自由又具有独立性的生活状态,与女儿的关系也慢慢恢复了亲密。

而小林则是开始尝试去寻找一个好帮手来照顾孩子,让自己能够全心投入工作中。也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辛苦,但行动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很多事情的失败并不在于“能不能”,而在于你“要不要”。

全职妈妈or职场妈妈,有时解决事情的办法并不一定要二选一,你还可以选择三。比如选择成为自由职业的小容,既有了自己的事业,又可以陪伴孩子成长。并非说每个人都去做自由职业,而是说要先看清楚自己最重视、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正如张小桃在《你是孩子的光》一书中所说的:站在一个独立个体的角度,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能够陪伴孩子走过风风雨雨、赢得自己人生的,不是物质财富、不是安排好的路、不是保护所,而是持续成长的能力。一束指路的光,这或许就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了!

《《你是孩子的光》读后感3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正面管教》读后感800字

2:《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