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的时候,是碰上书打折凑满减的活动才买的,这两天刚好有空,就把这本书拿出来翻了一下,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趣,甚至几度不想往下看,但到后面却觉得十分精彩。
书的故事梗概其实在看之前就有所了解,一个来自大山的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人生命运,烂俗又励志。
当我进入这个故事,进入作者的笔下的她曾生活过的世界,发现并不只是这么简单。在市场上对这本书的定义或者也可以说成是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对这本书的定义大概是教育改变命运。可是当我看了这本书我看到的是作者对迷茫困惑痛苦的自我的重塑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了作用,但更多的是来自作者内在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作者的世界里,她被一分为二,两端互相拉扯着她,一边是来自她的偏执野蛮粗暴但却生养了她的家庭,她在这个家庭里感受到爱,她也爱着她的家人,从未想过背叛,但另一端,她的哥哥泰勒给她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她去上学,她曾抗拒,因为家人的旨意,她不愿背叛她的家庭,可是她看到她家人的愚昧,在亲人生命最危急的时刻依旧不愿去医院救治,她对她的家庭存在的方式感到了怀疑,于是她尝试去上大学,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故事中,我想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看到自己,至少我看到了自己。关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大概需要非常长久的时间才能治愈。作文www.yuananren.com有的人治愈了自己,有的人或许终其一生就被原生家庭围困在原地。这种影响不是一天两天的几句话,这种影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你每天都处于同样的环境当中,接受着这样的熏陶,你从来都没怀疑过这种存在的合理性。在这本书中,作者的哥哥,偶有时的称呼作者为妓女,一个多么羞耻可辱的词汇,导致作者在一段时间与男性的相处存在问题,她总觉得自己某一处是可耻的,当然故事中家庭对作者的影响不止于此,在此后的求学路上,她要克服自己的自卑,学会与除家人以外的外界人相处,用知识重新塑造自己的世界观。
这本书说起来是一部作者的回忆录加自传,在这本书中我接受到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就是关于记忆。你所以为的记忆是一成不变的,他原来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但实际上我们每次回忆从前的事,都是在重塑历史的过程,事实的真实性其实也会在一次次的回忆中消解或确认吧。作者关于他的家庭的历史的书写,他曾说塑造那些历史的人大概是先知或者说是像他父亲一样的权威者,但是在今天的某个时刻,他觉得历史的塑造者是他自己。未来可能会和过去不同,甚至过去可能也会和过去不同。
当然此书的另一个主题是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或许在当下,在我这里,一直就是一个口号,我们经常提它,但具体到是什么,我想我从未能说得清楚。但这本书里,我看到的一段对话,让我对女性意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作者问他的一个男性朋友,如果他是女人,还会学法律嘛,而他朋友的回答是不会。社会就是这样,对于女性的职业选择,对于女性的社会扮演角色,有着天然的偏见,他们就会觉得女孩应该就是在厨房,在家庭的位置上,但如果你是女性,你当然可以和男性一样,学习法律,对法律有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