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痛的青春,爱的家长会观后感(精选2篇)

篇1、被刺痛的青春,爱的家长会观后感

本周六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和家长观看了法治教育片《爱的家长会》,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教育孩子不是光吃饱穿暖那么简单,父母对孩子真正的职责是陪伴、是爱。

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成长、陪伴和教育有着太多的缺失。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小的港湾,每个家长是孩子们可以信赖、可以倾诉的知心人。家庭温暖和教育的缺失,将会给孩子心灵上造成永久无法弥补的伤害。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更要关心和爱护孩子,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我家孩子今年上四年级了,十岁出头的孩子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再是整天围绕着爸爸妈妈跟前蹒跚学步的幼童,对父母无保留的依赖,对各种事物有了个性鲜明的见解和独立的判断。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不在孩子面前耍家长威风,孩子有什么事也愿意和我们家长交流,把我和她爸爸当知心朋友,遇到什么困惑也会主动和我们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除了督促孩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家长也始终关注孩子精神层面的成长,利用闲暇时间会和孩子以看书、看电影、聊天的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民族历史、文章典故的教导,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教育不仅限于学业,更要注重品行培养。青春期的孩子懵懂、冲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家长要加强引导,循循善诱,真正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从换位思考做起,学会理解、谅解和宽容。动仄打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结果适得其反。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榜样,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保驾护航。

幸福的人,一生都会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着童年。父母和孩子亲情的温暖以及强韧的情感连接,会帮着孩子向好向善,是孩子穿越绝望之谷的桥梁。我们要用“爱”来感化孩子,爱如同空气一般,爱可以使人绝处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给他注入的是温暖、是快乐、是正能量,那么未来他会带着这份珍贵的礼物,去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会有着最美好的未来。

篇2、被刺痛的青春,爱的家长会观后感

今天和孩子一起看了《爱的家长会》教育短片。它主要以一个问题少年的心理视角,呈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短片一开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少年的日常:偷窃、喝酒、打架等等,这些是家长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孩子行为。但为什么孩子会存在这些问题呢?短片给我们作了回答:家长太忙没时间,只要给足够多的钱就可以;孩子考试没考好,不明分说的责骂嘲讽;为监督孩子窥探孩子隐私……这些看似都是“为你好”为名的教育,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回想自身,是否也存在这些行为或想法呢?

那么,换个教育方式,孩子又会怎么样呢?短片再次以回放的形式,以家长的视角来呈现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重视孩子,积极陪伴孩子、融入孩子的生活以及鼓励孩子等。结果是震撼和惊人的,对比两种教育,孩子www.yuananren.com产生了天差地别的表现:懂事、听话、爱学习,这不就是大部分家长口中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吗?

看完短片,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在孩子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家长又那么容易失职,错误的教育方式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一方面我对过去的家庭教育深刻反思,是否存在一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重新审视自己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扮演的角色,今后要改变错误的观念,避免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充分地融入孩子、理解孩子、尽力帮助孩子。我们作为家长,不能以“为你好”为名,肆意、粗暴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给孩子充分的鼓励、理解和信任,让他们在人生跑道上充满阳光和笑脸。

青春的孩子,很容易跑离视线。但只要爱在,就不会跑远。

  • 《被刺痛的青春,爱的家长会观后感(精选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读后感(精选13篇)

    2:101周年7一建党节主持词开场白男女(精选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