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1500字

我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为书中的人物所吸引。其中“艾地”一章的主角“秦大奶奶”让我感受最深。

她是一个脾气古怪却又善良的人。

“身材高高的,十分匀称,只是背已经驼了,浑身上下干干净净,小脚上穿着一双绣了淡金色小花的黑布鞋……一头银花,在风里微微颤抖。”这样一个在孩子们口中像“巫婆”,在大人眼里“不近情理”的老太婆,给桑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给我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样干净又讲究的老人不是让人喜爱的吗?不!她偏不!

她脾气古怪,古怪到政府百般沟通依然“死守”这片土地;古怪到孩子们上课她就把“鸡鸭鹅”放到课室里去;古怪到被木板抬进新屋子后又睡回到“油麻地小学的艾地里”……其实她原本并不是这样,丈夫秦大的死,让她成为一个可怜又孤独的老人,油麻地小学的这片地是她和丈夫几十年的心血换来的,有她的汗水和泪水,有她丈夫的命和梦。可是,秦大却丢下她独自一个人走了!实在让她难以接受。而这时,“狠心”的政府却宣布她死守的地要改成学校!那块地,是她与秦大用血汗,甚至用秦大的生命换来的,她的地,就如同她的孩子一般。在这种种打击之下,秦大奶奶决定一个人对抗整个学校,在孤独的围绕下,她日益变得尖刻起来。让许多孩子敬而远之,就连大人也十分厌恶她。

《草房子》.jpg

可秦大奶奶却又十分善良。当女孩乔乔不慎落水后,她听到了乔乔的呼喊,不顾自己是年迈之身,毫不犹豫地冲入水中,救起乔乔,因此险些丧命。当“牵牛的阿四”知道“秦大奶奶”活过来时,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当“油麻地的人们”看到“秦大奶奶”活过来时,都明白了她古怪、不近情理的性格里还有淳朴的善良,这让她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戴。

她的善良同样体现在她与桑桑的交往上。她第一次见桑桑,并没有如桑桑的同学所说的打桑桑,而是摸了摸桑桑的头,就像亲奶奶一样的亲昵。还谈了许多知心的话。一老一小,似乎谈地很投机,桑桑的出现,让秦大奶奶不经意间流露出善良的本性。

这个故事到秦大奶奶去世就已结束了,她是一个古怪而善良、尖刻而慈祥的人,我认为秦大奶奶是一个美丽的老人,就像老人喜欢的“艾”一样,有一股朴素天然的味道。正如文中结尾所写:“那些艾挺得笔直,在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叶子,散发着独有的香气。”我想,这艾香,可不就像秦大奶奶的善良写照。

“惠安馆”里的可怜人

在《城南旧事》一书里,大多故事都是以悲剧结尾,而“疯”女人秀贞,是那么多“可怜人”里最不幸的人。

秀贞并非生来便疯,而是后天受了打击,最终成了旁人眼中的“疯”女人。

在旁人眼中,她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确实,她整日无所事事,神志不清,时不时嘴里还念叨着什么,说些完全不清醒的话,没说完这事便又扯到那件事了。到了春天,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真是可怜可悲可叹。

她的行为得不到爸妈的理解和宽容。她爸妈不怎么觉得她可怜,更多是对他的“不害臊”而感到厌恶。秀贞自从和英子交朋友后便开始讲她爱人思康,她的故事等等。给英子讲得最多的还是关于苦苦思念的女儿——小桂子。她是一个多么想爱孩子的母亲呀。

小桂子并不是秀贞嫁人之后生的,她爸妈便引以为耻。而现在,秀贞居然毫不遮掩的和英子说了此事——还说的透透彻彻!思康跟她说的话她都相信,作文www.yuananren.com这是一个多么单纯的人呀。她又是个善良、温柔的人,旁人不知她、不了解她的苦,都怕她太疯癫。他的爱人思康一去不返,就连生下来的孩子也被秀贞母亲联合抱走了,丢弃了,遭受到这么多的冷眼与折磨,她却是个温柔、善良的人。她见英子,便温柔地握住了英子的手,还让英子进里屋去坐。给英子留下了善良、热情还十分爱孩子的印象。

最后故事说到秀贞母女相认,却又双双死于车轮之下,秀珍是多么不幸呵!她爱人失踪,孩子终于相见了,却因秀贞的神志不清而导致母女双亡。读到这儿,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秀贞那苍白的脸庞,还有小桂子脸上的两个泪坑儿——那清清楚楚的两个泪坑儿啊!

秀贞的疯,到底是那个时代造成的,还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我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那时战乱社会导致思康和她孩子失联导致的吧!

再想到现在,是呵!和平年代,生活条件好了,像秀贞这么的悲剧不会再上演了吧?只愿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作者:冯梓峰

《《草房子》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华为哲学》读后感800字

2: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