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那些给《谈美书简》打了低分的人很可能并没有怎么读懂这本书,甚至有没有读完这本书都是可疑的。
的确,《谈美书简》在语言的通俗流畅上比不上《谈美》,但也不至于获得只配打一两分的待遇。据我所知,大部分人在给大多数书籍评分时总是较为大方和宽容的,只要读起来感觉差不多就能给个4分或者3分。但凡给了1分或两分,那就证明这本书必有令其非常不满的地方。就《谈美书简》而言,这不满便是他们看到了政治对思想的束缚,更具体的说,是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对思想的束缚。
当然,《谈美书简》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作者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后对自己先前的美学思想的反思和批判。但在我看来,作者在写作此文时非但没有显得被束缚住了手脚,反而体现出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这也是我当时读完后的一个深刻的感受,因此对作者非常佩服。我记得作者在文中好像说过(看了有一段时间了,记不太清了,如有误欢迎指正),他当时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还特意找来马克思原著的德文本来读,而且还亲自尝试了翻译。这一点实在是令人钦佩,而且也足以证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解不是表面上的、教条式的理解。
因此我觉得,那些认为《谈美书简》受到了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条的束缚和流毒的人,恐怕更多的是受到了一种有关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思维定式的影响。
最后想说的是,教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教条,只有当反思和批判不再进行时,教条才成为了教条。与其一味地感叹、讥讽文革对人的思想和身体上的戕害,不如多想想文革是如何得以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