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成为沟通达人之路?做到这两点就够了!
如果说哪一项技能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会的,我想不少人会选择沟通技能。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时间成了最紧缺的资源,所以说高效沟通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的技能。试想一下,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三分钟就能说清楚,有的人讲上半小时仍然让人云里雾里,我们更喜欢和哪个人合作呢?
但是仔细观察,身边存在沟通障碍的人却不在少数。对于很多人来讲,若非经过刻意训练,是很难发现自己的沟通问题的。有的人说话啰里啰嗦,同样的话来回说,说了半天都抓不住重点。有的人说话声音过小口齿不清,别人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也有的人说话时无论是技巧还是语言都无懈可击,可是就是打动不了我们。
最好的沟通永远是“讲者有意,听者有心”,所以如果讲话的人迟迟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去,倾听的人自然也就没有耐心了,这样的沟通是失败的。在历史上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沟通达人触龙一上来并没有给赵太后讲家国情怀的大道理,而是央求太后答应自己为儿子安排前程的要求。顺着这个话题,讲到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会为孩子以后的前程着想。从这一节点出发,使得赵太后意识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答应让自己的儿子长安君担任人质。
说到底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沟通永远是以人为本的,最好的沟通方法也一定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的,同样90%以上的无效沟通也一定是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致。
《换位沟通》这本书就是以这样的理念作为基础的,作者日本昭生在国立电气通信大学通信机械工学科毕业后,进入综合电机公司工作。在工作期间取得了说话术研究所教练的执照,现在担任说话术研究所主任教授,NPO说话术网路理事长。在沟通技巧方面已有30年的经验,并出版了多本沟通的畅销书籍。
其实从作者自身的经历看来,沟通是完全可以后天培养的。一方面要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学会言简意赅,用最简短话语把事情讲明白。成功的沟通不是一个人的夸夸而谈,而是将两个不同的人达成共识。
学会换位思考的本质就是放弃以自我为中心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妻子在厨房里炒菜,丈夫在一边不停地说:“快放油!”“快加盐!”“加点酱油,不然不好吃!”终于妻子忍不住了,大声的告诉丈夫:“你别说话行不行?我会炒菜!”这时丈夫慢悠悠的说到:“你终于理解我在开车时的感受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却折射出我们不少人在沟通上的一个大问题——只图自己酣畅淋漓,不顾他人的感受。说到底,我们在沟通时面对的对象是人,无论技巧是否高明,俩人间能产生共识才是最有效的沟通。
在《换位沟通》中,作者日本昭生提到换位思考可以从“立场”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多加练习。立场是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量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时间就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讲话不啰里啰嗦,拉近和沟通者的距离。
日本昭生认为,换位思考可以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效果:一种是相互关系方面的效果;另一种是沟通基本技巧方面的效果。作文www.yuananren.com有时候,换位思考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大的沟通方式。因为没有换位思考而造成的损失,往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来“事后补救”,这反而是得不偿失了,比如没有给重要的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何组织语言才能做到言简意赅?
在沟通中,除却很复杂的情况,很多事情往往几分钟甚至一分钟就能说清楚。沟通时间过长,往往是讲话的人啰里啰嗦没有重点,一件事情反复说。所以长话短说是一门艺术,越简短的语言往往最有力,我们的大脑也最容易记住。
就像我们在阅读书籍时,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绝不是那些长篇大论的描写,而是那些简短有力的,包含哲理的金句。在《换位沟通》中,作者日本昭生提倡我们建立“一分钟”意识,即尽量缩短讲话内容,把想说的话在一分钟内讲完。在书中他将一分钟说话法分为三种:简洁法、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和三角本法。
简洁法就是组织语言最基本的结构:寒暄语+内容+姓名,而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和三角本法是对内容这部分诠释。我们在沟通时,最重要的是内容,内容条理清楚逻辑分明,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紧凑型的结构是:点题+展开+总结,一般来说点题10秒,展开40秒,总结10秒,各个部分都是简短、紧凑的。使用紧凑型点题很重要,也就是说最初的10秒决定一切。点题点的好,这次沟通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