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毒小组》读后感1500字

先说题目。其实全篇15个部分专门写试毒小组的只有第5章,剩下的部分试毒小组只作为一个时隐时现的背景而存在,而烘托的人也是这本书真正书写的是美国最早的化学家威利博士,如副标题所说,是他一生为了吃好饭却几乎丢了“饭碗”的斗争史。而他所作的不过就是像皇帝新装里的孩子,“Callaspadeaspade”,说白了就是,食品里有啥你包装就写啥,不要乱写乱画乱吹牛啊;这东西不知道有没有毒你就往里放会出人命的啊(事实上也确实直到出了人命才有进展);这玩意放多了有毒少放点啊喂;生产环境干净一点啊,不愿意从香肠里吃出来绳子这要求很苛刻吗喂。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愿望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实现。

再说结构。本书的结构安排的非常巧妙,开篇一首威利博士做的蹩脚诗歌(作者的原话,是实话也是调侃)作为定场诗,里面提到了许多食品掺假的例子,语言风趣,读过便罢。但很快就会发现,不能便罢,因为作者在每章的小标题下面开始引用该诗的一到两行,你逐渐发现诗里的俏皮话都变成赤裸裸的现实摆在了面前。每一章一两行,引文结束,全篇终了,再看该诗,会恍惚感觉这首打油诗其实浓缩了威利博士的一生。

《试毒小组》.jpg

说说翻译。或者说不说翻译了,因为译文流畅细心,没有槽点,反有亮点:那就是作者增加的各种括号,里面有对陌生概念的解释,有对翻译的说明或商榷,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好的翻译态度(甚至最后一章译者把原文给改了,然后附上原文说明原因[笑cry]),尊重原作,尊重读者,尊重自己。Respect。

几点感想。1.因为在看此书时还交叉看了林达的美国系列之二,深刻地感觉到一个好的体制是如何让想要维护公共利益的人可以毫不妥协地和“恶势力”作斗争。当然,恶势力是个夸张,其实那些“黑心企业”都是在私利的驱使下做出的利己行为,比如最大的一点就是成本考虑,还有是因为新生事物没有标准所以钻了空子;但同时这些人又是短视的,因为给食品掺假的人本身也需要食物啊,长此以往,大家岂不是变成互相毒害?所以必须要有脱离利益相关,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而这样的人需要一个有效配合的机制。所以你可以看到呈现出商人恨威利,而民众感谢威利,陪审团支持威利的局面。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媒体监督的力量,那些有良心的记者一次次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威利这边,冷冷面对以人民生命为代价换取私利的官商勾结,且不会受到管制。

2.试毒小组的人是真的勇士(虽然也有一些回报,可以免去伙食开销),以自我为小白鼠,直接吞下硼酸、糖精、苯甲酸钠等等奇怪的化合物,相当于神农尝百草,相当于直接来三期临床试验。Respect。

3.威利博士漫长的一生见证了化学学科的兴起,第一部食品法的出台(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捍卫这部法律而与商人、农业部长,作文www.yuananren.com甚至总统锱铢必较),推动了FDA的建立,使每一件食品饮品包装上都印上了成分表。可以说现代食品工业的安全性问题是从威利博士才开始受重视的。如今的食品厂,只要是规范生产的食物其实远比所谓的“天然食物”、“绿色食品”要干净健康得多。

4.我没给5星的原因是这本书只强调了在添加剂兴起之初因不规范而带来的安全问题,而一字未提它在食品工业中的贡献,通篇看下来很容易再次唤起好不容易慢慢破除的添加剂恐惧。其实如刚才提到的,在规范剂量下,无论对商家或消费者都是有百利无一害。虽然知道一本书只能讲清一件事,可作者完全可以至少在后记中提一下的,因为这其实也是威利博士的遗产。所以过于片面的结论我都会打个问号,这是我的个人原则。

《《试毒小组》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后感500字

2:《醒醒吧,女孩》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