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AI实战》读后感1000字

个人目前服务于一家toB的AI应用类型公司(C轮规模),前后看了两遍书,因又与工作内容相关,写几句个人读后感,你可以同意我的浅见,也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切磋彼此受益。就产品经理职业视角,个人认为只有商业价值才能推动商业产品的持续迭代。广告是互联网行业最成功的盈利模式之一,也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互联网业务(如百度凤巢、程序化广告),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为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基于模式识别的个性化智能推荐应运而生,随后C端不必说(大多无非推荐的信息物料不同,以及实时推荐的技术逐渐成熟,主线没大的突破),AI技术以各种形式拓展到各个toB商业领域,尤其是当下资本火热的工业互联网和基于SaaS模式的AI服务。

《产品经理的AI实战》.jpg

这两个方向,书中均有提及,难得的是不仅提供了AI产品化案例,还从基础商业模型角度对AI应用的商业可行性进行了剖析,诚恳地指出AI这个华丽袍子下的实际生意问题(风险、成本、收益),没有运作公司的实战经验是写不出来的,同时资料翔实客观,这本书确实是产品经理人的AI实战总结。

做AI,其实是在做产品,而做产品,其实是在做生意,这个领域需要优秀的产品经理,若你有理想,不妨去改善一个行业的运作模式。

就商业模式而言,市面上传统toB的AI科技公司,大多倾向采用SaaS订阅模式提供AI服务,如书中所言,对甲方客户公司来说降低了采购门槛,同时也降低了乙方AI服务公司的签单难度,但增加了乙方的运营压力,服务标准化,继而规模化显得生死攸关。在国内市场环境下,服务标准化很理想,现实很骨感,每家甲方公司(尤其传统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特色和业务特色,若需要深入到甲方客户业务中,就做不到自己的产品标准化,更别说通过标品规模化降低单位成本。既要初心、又要资金,所以选择AI应用场景几乎决定了一家toB的AI科技公司的规模,也决定了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

AI不会改变基础商业模型,但运用得当,AI在某些场景下就可以大规模增加收入、降低人力成本,供需双方受益,这是AI产品的商业价值。作文www.yuananren.com至于如何选择切入场景,要看AI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以及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以降低落地成本,书中均反复提及强调这些观点,常引起共鸣。

个人毕业后从事程序化广告场景下的个性化智能推荐技术,后转产品经理职业,AI赛道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儿,结合车马老师之前的书《金领产品经理》,是否要进入这个领域,除了看自己的专业能力矩阵,还要看自己是否真正热爱,这个领域有诗和远方,有眼前的种种苟且,坚持的力量还是源自于“喜欢”。

别为了做AI而做AI,被资本绑架了你就眨眨眼,万一资本的潮水退了,被大家发现没穿裤子怎么办呢?

1:《愿你余生安好,嘴角带笑》读后感300字

2:《飘》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