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不对小黑兔胃口的书,断断续续读了快一个月才看完。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眼睛扫过去吧。中途挣扎过好多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着牙扫完了它,毕竟,身份不一样了,从一点一滴都要树立榜样(也可能只是我想太多)
在开始读以前,小黑兔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理财类的书(或者心理学?),通过研究说明你为什么贫穷,以及,怎么做(避免什么样的思维)你能够摆脱贫穷。
实际上,这本书的范围大的超乎我的想象,它研究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举的例子也是什么非洲极其贫瘠的地方,什么政府政策或者行为对贫困的影响啦,什么贫困地区人民对一些援助(或者脱贫友好政策)的行为反应啦,因为没有深入的看,所以我也描述不出来具体的内容,就这样吧。
没有太深的感受,但对于书中的某些句子还是有点感触的,就把这些句子做个摘抄,然后简单写写自己的感悟吧
1、童年时期的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成人的处世能力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身体健康强壮的孩子在自信、学习方面应该比营养不良的孩子要好一点,所以以后娃挑食的时候一定要变着花样的让他不要偏食挑食。
2、穷人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
即使人人都知道每天或者每周固定频率的锻炼对身体有好处,让身体更加健康,但是没有多少人与毅力坚持锻炼。那些能坚持锻炼的人呢,要么是有强大的自制力,要么是经历过病痛的折磨后知道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往往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么大的毅力或者“向死而生”的经历
3、如果父母的收入对是否进行教育投资很关键,那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即使无任何天赋,也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育,而天子聪颖的穷人家的孩子则有可能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也许穷人与富人的起跑线早已画好,无法追赶跨越。有些事情,如果不能改变,那就选择接受吧。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好的那就足够了。
4、在面临工资或收入下降时,穷人的一个自然反应就是增加工作量。然而,这有时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如果在时局不好是(例如一场旱灾或成本价格上涨,)所有的穷人都想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他们会相互竞争没到这工资水平进一步下降。如果灾后增加工作量并非一个好选择,那么最好的办法常常是,通过业务多元化来缩小风险范围
所以说,有个副业是很好的选择,小黑兔要努力发展副业呀。都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工作也是一样,不要把自己的收入固定在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