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开始一直在追韩梅梅的书。真诚、温暖、朴实是她的书给我的感觉。最初开始看那个系列的小书的时候,我正沉迷于消费主义的陷阱,日夜加班,疯狂购物,生活一团乱麻。我很感谢那些简单、质朴的小清单,像一盏盏小夜灯,把我从那些混乱的日常中一点点拉了出来,开始更多关注我真正需要的精神性的幸福,回归更干净、整洁和有秩序的生活。
后来,她出了一本又一本书,有些我还是很喜欢,有些觉得有些赶工和粗糙。但是,我依然对她有信心。因为那份真诚,对自己,对人事,对世界。
喜欢一个作家,就会忍不住想要了解她更多。尤其是这样一个,一直在耳边絮叨的亲切温暖声音。
她用这个笔名把自己隐藏得很好。百度和Google都无处可寻的八卦。只是在文字中,一点点透露过,她是中戏毕业,曾经在我学校后面美丽的魏公村路和人合伙开过一家咖啡馆,甚至,我现在怀疑是不是参差咖啡,就是那个《我想开一间小小咖啡馆》的作者王森在书里写过的那一家。她还留过学,体会过很孤独的留学生心情,是不是,也在那样的孤独中学会了和自己相处,照顾自己。她和我喜欢的作家舒国治一起吃过饭,舒国治说,写东西,写真实的,不做作的白开水一样的文字,就够了。我想,她记住了。
后来,她结婚了,和一个爱踢篮球的男生,叫大丁,离开了北京,去了大丁的故乡-宁夏银川。一个听起来分外遥远的西北城市。我有些惆怅。我很想知道,她会不会怀念北京。想起北京的时候,会不会恍如隔世。如果有选择,她还愿意离开吗?
再后来,她也有了一个小小的女儿。是我羡慕的那种。有女儿的安妮宝贝,我也很羡慕。
这本书里,写的是她在春天,在丽水山里隐居一个月的山居日志。第一次看的时候心情有些浮躁,只是快速的翻完了。还觉得,她提议和小林一起看《Once》这个举动,是不是有些暧昧了。我不喜欢。
今天,休着病假,坐在我心爱的奶牛皮椅子上,顺手拿起一本书来,竟然能安下心来,从头到尾看完了。山里的风,山里的水,作文www.yuananren.com山里的花花草草,山里的人,充满情感的细腻文字,是一个不一样的韩梅梅。我一边看,一边想起外婆家。我的外婆家,也是这样一个有着山谷,有着湖泊,有着清风明月和青石板路的古村。外婆的老房子,还有下雨的时候哗啦啦带来凉意的天井,有火光前满脸皱纹的慈祥的老外婆,我多想再握住她温暖的手。那是我的童年,是我一直怀念但不曾回去的九十年代的乡村。
看到了这些,再看到小林。一个充满干劲的建筑设计师,温和,能干,细腻,有观察力,有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是一个非常棒的民宿男主人。在那样淅淅沥沥的春天,两个有故事、有温度的成年人,可以有一些适合和远方的陌生人分享的心事,升起一些些的欣赏之情,也是情理之中。这样的氛围之中,挥起道德大棒,反而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可能书中,唯一不节制的部分,就是Once这个部分吧。但是,我并不忍心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