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内容取自微信和老铁的聊天,她已经睡觉了,啥也没回复我。懒得重新码字了。原本想写短评,但字数超了,但以下内容是我的浅谈。或许之后我会重读,并且进行更完整的思考。很感谢这本书,我觉得超级励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最终与父亲断绝了关系,她为了让父母接受自己的思想以及三哥停止对三嫂潜在的无尽的伤害做出很多努力,父母概不承认小时候的任何伤害,也不承认三哥的暴力,尽管他们明明清楚三哥做了什么?这可以用心理学家苏珊的书了解释:不承认存在的事以维持“美好家庭”的现状,不打破平平衡。
作者的父亲非常爱作者,但控制>爱,作者的自我等于背叛上帝,只有放弃自我,她的父亲才能接受她并爱她。
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另一种人生,自学进入最好的宗教性质的私立大学,升至剑桥博士毕业。我觉得她太优秀了,拥有了很多。我开始觉得任何人生经历都是美好的,它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益处。女主的特质让她不会和她的姐姐一样屈服于家庭。这个特质以及家庭让她取得了如此的学位。随后我开始质疑,但是为什么不能同时拥有家庭呢?更多的名校出身的人,都是拥有美满的家庭,也大多借助家庭结合努力得到了好的大学好的人生。再想到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无法接触图书,好的教育(女主其实拥有很不错的大学之前的经历,虽然是山里,但是外婆家很不同,她的哥哥启发并且帮助很大)。现在又想到了另一个点,大山里出来这般的,也是很小的群体了。
父母的禁锢思想如同毒瘤,孩子如果啥也接触不到,或者反抗的力量不足够,就是父母的复制品。而父母即使死了,但还有和他一模一样的思想的孩子留存在世上,这不等于他还活着吗。实现了永生。
义务教育,这个真的太好了!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