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久负盛名,不仅仅是因为书名给人宏伟悲凉之感,还因其为矛盾文学奖获奖之作。最初是冲着它的名头去看,然而看了第一章就无比失望。它给我的感觉不像是认真打磨出来的艺术作品,倒像是街边小摊通俗读物。当时我对此书已有不喜,然而此时的批判不够严谨客观,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看了个开头便开始评价太过武断,况且它有它的成就所在,批判也需将此书完整看过一遍。于是我前后花了两个月的闲暇时间将此书读毕。而后,我开始惋惜自己所被浪费的时光。
作者野心很大,结果也算不错,然而我终究觉得,德不配位。叙述繁复造作,情节单薄无力,人物动机情感脱离自身,思想深度广度不及矛盾奖以往作品,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价值,除了让我清晰而深刻意识到,颇负盛名的作品不一定配得其位,自己一定得亲自看看。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它能够获得矛盾奖,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吗?至于网上有一评论:“此书集合了女性作家、双线叙事技巧、回族信仰、批判政治斗争、调侃俄语系、鼓吹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从学徒工到大老板阶级跨越、吹捧外国援助、描述琼瑶式的悲情女主爱情悲剧的小说,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政治正确要素囊括了所有的流行卖点,在那个年代能够一炮而红,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如若确实如此,倒真是令我无比难过。
现实来看,不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艺术与政治终究难分难离。我不愿艺术沦为了政治的工具,而更残酷的事实却是,艺术有大把机会被政治奴役。我想要的那份终究是太超过现实的纯粹,艺术难以独善其身,不论出于它表达的目的还是它被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