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文时代》第一版出于2014年,关注宗教信仰与中古政治间的关系,並使其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中古史研究面向。作者孙英刚,燕园出身,研究主于中古政治史,颇受其师荣新江赞赏。
对于本书的讨论必要性,作者在绪论中说道:“对一个政权来说,以武力维持统治不能长久,任何政权都有建立统治合法性,或是正当性的必要。这不但是中古中国政治的现实,也是任何时代的写照。除了探讨军事实力和政治阴谋之外,还必须关注这些专制政权存在的思想、知识和舆论基础。”对于本书讨论的前提,他又说道:“如果要真切体会古人的思想与行动,必须去除现代知识的傲慢,'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
古人对世界自有自己的认知,一些我们今日所指斥的非理性,古人却往往在其知识和学术体系里有着极为肯定的认可。如果具体到中古时代来说,只要翻检史书,就不难发现其中异象纵横,谶纬罗织,确实如作者所说是一个政治不离神异思想的“神文时代”:
建武世太史奏事,明帝不欲使天变外传,并秘而不出,自此阙焉。
赞曰:阳精火镜,阴灵水存。有稟有射,代为明昏。垂光满盖,列景周浑。具位臣辅,备象街门。灾生霄薄,崇起飞奔。弗忘人懼,瑜瑕辩论。若任天道,龟亦多言。
天符瑞命,遐哉邈矣。灵篇秘图,固以蕴金匮而充石室,炳契决,陈纬候者,方策未书。启觉天人之期,扶奖帝王之运,三五圣业神明大宝,二谋协赞,罔不由兹。
天文之变由官员详录,其用途“实际上始终就是占星学”,却会促使齐明帝把记录密而不发;祥瑞不但用以歌功颂德,而且被认做帝王合法性的依据之一,“为君主统治好坏的标准”。据此,神文在中古时代与政治的联系已经可见一斑,但是现代学术则往往“把现代的理性主义和古代的知识对立起来”,将这些政治元素斥为迷信和零碎,并埋没了在中古政治的认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本书作者孙英刚则通过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重新发现这一古人认知事实,拓展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面向,探颐发微,极有见地。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作文www.yuananren.com他指出,曾深切关联政治的神异知识和信仰既植根于群众之中,也难免于成为国家政权统治术的一部分。他的论述又包涵有两个层次:其一,统治者通过异象塑造自己的合法性,让自己的统治成其必然之势;其二,粉饰铺张人民对统治的愿景,为国祚赋以理想和神圣的形态。虽然此间例证不暇枚举,但在中古历史上帝王多认同的天命说与以实力争夺统治的逐鹿说的争论中,我们由尤可以注意沈约对天命说的拥护,他既说帝王是“圣人”而可以“利天下”、“利万物”,体现了其理想宗教性,也说帝王“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则是其对天道必然的强调,正与孙英刚的论述合若符契。
对于今古思想存在差异的强调实际上并不在少数。近者葛兆光已经把撇开理性批判、重新发现古人思想生态的理路,当做了重建思想史方法论的重要一环。但是,在此基础上将重点移置于神文作为一个政治元素所发挥的作用,孙英刚则是第一人。进一步而言,将神文与政治的关系归结为统治术的运用,也可见其学力之深以及本书在中古史研究面向上的开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