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无处不在。本意是希望通过竞争,抢占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经过一番鏖战,市场拿到了,但是结果发现利润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变少了。竞争不但没有成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有力武器,反而成了行业利润的毒药,一番角力下来,产品商品化了,大家都不赚钱了。那么问题来了,不参与竞争是坐以待毙,而竞争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企业到底该怎么办,还有其他出路吗?
对于这个问题,本书给了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解答和一套很有价值的方法论。
作者认为,之所以一家企业赢得了市场,却丧失了利润,问题不是出在竞争本身,而是出在竞争方式,竞争思路上。
面对竞争,企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不同的策略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企业选择紧盯市场份额,纯粹通过大打价格战的思路抢夺对手市场,即使最终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赢得更多市场份额,但是这家企业很可能发现自己赚的更少了,因为市场价格早已经被价格战打下来了,额外获得的市场份额根本不能弥补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下滑。
如果企业意识到产品或者服务从上市开始,其利润必然随着行业竞争不断走低,而产品或者服务的利润在现有格局下终将枯竭。因而理性放弃打价格战获市场份额的策略,转而紧盯利润,立足客户需求,勇于创新,确立企业新的利润之源,才是企业赢得客户、赢得竞争的真正有效办法。
作者的逻辑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在一种盈利模式下能获取利润的时间本来就很短,打价格战只是死路一条,作文www.yuananren.com要想持续获利,只有创新求变,革新产品服务、革新盈利模式或者同时革新以上两者,才能赢得竞争、获得真正胜利,在价格上赢得竞争很可能只是七伤拳打人,表面一时风光,实则打碎了别人饭碗,也打掉了自己饭碗。
作者不但说透了关于竞争的逻辑,而且通过剖析迪士尼、微软、ABB等成功企业的成功历程,总结了20多种成功企业实践过的盈利模式,而系统地提出一套企业可以拿来用于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进而找到新盈利模式的方法论。
这本书成书似乎要晚于《创新者的窘境》,但是貌似提出了一个解决创新者窘境的方案,克里斯坦森指出大企业由于在低端市场受到小企业的有力竞争而不得不退守中高端市场,进而市场不断丢失,处境越来越艰难。而这本书里所总结出来的金字塔模式,其实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好办法,大企业在低端市场设置低端品牌,按照低端市场的逻辑参与市场竞争,低端不赚钱,主要任务是有力的狙击中小竞争者的介入,而企业通过高端产品赚钱,以弥补低端市场的利润缺失,形成低端防守,高端赚钱的局面。这样的思路很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