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算是对于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的经典入门书籍,全书的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下面摘录一些自己干出深刻的点进行探讨。
1、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类似于机械式的死记硬背,追求的是记住自己觉得好的句子、观点,但却不求甚解;淘金式思维是比较符合批判式思维的思维习惯,能够进行互动式参与,不仅仅了解作者的观点,也会有自己的观点。前者比较省力,后者需要刻意练习,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可以运用海绵式思维来处理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信息,然后筛选出一些较有价值的信息来使用淘金式思维进行思考,毕竟思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总是进行主动的思考可能会有些过于疲惫。
2、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价值观假设指的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倾向,描述性假设就是一种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没有明说的信念。我们在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假设上面,而冲突很多时候就来源于假设的不同,比如A的价值观为自由比秩序更重要,B的价值观为秩序比自由更重要,虽然他们的论证可能都正确,但是因为基于的假设不同,结论也会不同。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可以更好地尊重别人的观点,做到和而不同。
3、13种谬误。在第七章当中提到了13种经典的谬误,分别是人身攻击型谬误、滑坡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感情谬误、稻草人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乱扣谬误、计划谬误、光环效应谬误、转移话题谬误和循环论证谬误。我们生活当中很多的逻辑谬误都能够归到这13种谬误里面。当了解之后,我们可以一条一条尝试自己去举例,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自我纠正。
前面也提到了,这本书仅仅是作为一个入门书籍,想要更好地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研读一些更加经典专业的书籍,比如《逻辑学》,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各种不理性逻辑的出现。虽然这样的过程会较为艰难,但是可以收获更加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更理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