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400字

作者:砚之。大致看完了,原本看之前听说这个版本还不错的,激动了一下,但现在觉得陈鼓应的注释有时候挺让人无语的,没啥道教背景的纯学者解读起道家相关的东西都有种怪怪的感觉。

《老子今注今译》.jpg

陈鼓应老要强行给“道”下一个存在论的断论,比如“道只是老子用来论证构建的虚拟概念”,可他也就撂这么一句话在这里,也没见多说几句为什么,这置千百年来以道为信仰的人于何位置?

再者,因为缺乏从道家/道教为本位的角度(单纯作为一个世俗唯物哲学学者),陈鼓应借助了过多西方哲学框架去理解《老子》,以至于将它简化为一部以俗世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思辨层面上的论述作品。但《老子》一书中提到的诸多状态,如“虚”、“静”、“智”、“欲”等,如无某些特定宗教体验,则无法明白其更深层次的内涵。说白了有些书要搞懂有体验上的门槛,很多世俗背景搞学问的人连信都不信,门都还没入呢。

作为一个哲学注译者,陈鼓应做得不错(虽然翻译写得太不美了且“引述”有点不负责任随口叭叭叭之嫌),但作为一本《老子》注译,随便翻翻就好。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啥注译,也只能作为导引参考参考,想搞明白还是得自己读。

1:《书店日记》读后感400字

2:《设计史太浓创意国家漫游记》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