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1000字

作者:藏柒。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把自己作为方法》,一是要写论文,时时中断;二是这本书虽然看似“轻巧”,所谈的内容却并不“浅薄”,需停下来时时思索。在写论文和处理生活中杂琐事宜的间隙里,我总是被勾引着赶紧回到阅读中,不断地好奇接下来的对话中会牵引出什么新话题——所谓新,其实主题无外乎都是如索引中所呈现的那几个:学术的方法,个人经验和探索,全球问题。大抵也之与此,我才会感到这本书与自己的生命体验、思考都联系得如此之深(虽然在学术生态中,我只是个末流的“烟酒生”而已),项与吴的对话时时激起阅读中那种被深度带入时才能产生的思维浪花,而且是密集型的涟漪。

《把自己作为方法》.jpg

在你一语我一言当中,在《十三邀》中只一瞥却已惊鸿的项飙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种丰满不只由随书展开的个人阅历填充,还由他思维的广度、学术研究的谱系和个人经验、外部观察所有机构成。“有机”这个词,也频繁出现在项的谈话中,身为读者的我才知道原来“有机”不仅是广告话术中可以随意挪用的一个几乎中空的形容词,原来它所指的是一种活的、能够与周边产生互动的状态:学术话语可以是有机的,个人看待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角度可以是有机的,实践也可以是有机的。

正如他所强调的距离感,我也开始注意并思考与周遭生活那种“保持距离”的有趣,有机的思考。

比如,上周和一家开在小巷里的那种剪头发只需要15块钱的理发店老板聊天(出于对了解“附近”的实践),忽然发现他就是一个对身边怀有距离感的人——祖籍四川,十年前为了老婆来到这个西北小小地级市,口音是本地区县方言。与他从这一带逐年疯长的房租聊起,在一次对我而言久违的“在地”聊天的展开过程中,他说到房东涨价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其他商户彼此时而抱团却彼此“眼热”得暗戳戳的关系、自己的门店面积几经改变背后的原因等等,非常生动以及有趣。在打扫的窗明几净的小小理发店里,我突然就感到自己触摸到了那种对自己的附近(确实在小区附近,但是我之前大概率不会走进、更不会攀谈的店)一次在地性调查的质感。如项所说,随着这种有机的观察,将会带来的是一种你对自己生活、对这个城市的运转方式、以及自己的社区群落所扮有“角色”的重新把握。我了解他和他店所在的那一片商业的、人情的运作方式,可能的确“对我带来不了什么”,但是通过一次对话,我感觉到自己对生活某方面的掌控感貌似上升了——我不再“飘”在空中,不再把视线盯在除家的舒适性之外的另一极(世界),而是重新发现了中层。

书中其他的“概念”都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图景、学术研究的不同方式(指向FUN)、乡绅精神、日常性、象征、悬浮等。但是仍然有两点让我困惑:作文www.yuananren.com第一,既然我们不应该一昧地向中心流动、屈服于中心的权威,却又要用流动来打破同质群体的封闭,那应该流向何方?就我体认的中国来说,只有大都市、中心才有那些高度多样而丰富的资源啊。第二,反复思考着“看清自己与世界关系”这个提议,但是切入口在哪里呢,是实践吗?从哪里切入思考起来?

除此之外,感觉中文书世界里的访谈形式正在变得流行且更加容易接受,比如最近另外读的一本是戴锦华和王炎的《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就以主持人和交谈者双方就一个主题/影片表达观点的形式成书。在语言过量生产的世界里,感觉访谈更容易让人抓住实质,因为在口语化的表达中,“赘言”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其次,外国作家出的交谈形式的书籍(比如《艺术在没落中升起》)中,摄入大量对欧美文化的引用难免令人陌生,相比较而言中文世界的对谈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期待更多谈话的记录。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玉色》读后感1000字

2:《飞行家》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