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读后感1500字

首先不得不吐槽一下陀翁的作品与谋杀案难舍难分的关系。《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两部的核心就是谋杀案和弑父案,《白痴》以谋杀为结局,而这本《鬼》则是是实实在在的取材于轰动一时的涅恰耶夫谋杀案。涅恰耶夫是书中彼得的原型,是现代政治恐怖主义之“鼻祖”,视民意党和社会革命党的恐怖活动和组织形式为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源头。涅恰耶夫编写了著名的小册子《革命者教义问答》,被国际学界称为“恐怖主义圣经”。(后半段照抄百度)。

《鬼》.jpg

这是一本内涵足够丰富的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有无神论、有神论,有无政fu主义、革命,有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救赎、自杀、幻象,有人,也有鬼。归结起来,无非是关于陀氏的著名的4R:心灵隐秘(RevelationofMan'ssecretheart)、革命(Revolution)、俄罗斯(Russia)和宗教(Religion)。《鬼》应当是陀氏作品中“Revolution”色彩最浓的一部,以彼得为首的五人小组意图通过一系列恐怖活动颠覆俄国,以混乱暴动夺取政权。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充满了专制和黑暗恐怖,仿佛一个反乌托邦社会。这本书无疑对俄国的未来做了一个大胆的预言,而几十年后的俄国也充满了这个预言的影子:专制、恐怖统治、寂静。

单论阅读体验,这本书应该是四本书里最糟糕的,太散乱冗长。没明白为什么作者在这本书中选择以第一人称叙述,而作为叙述者的“我”的形象显然并没有被作者着重刻画。仔细梳理,全书应该是分两条线,一条是彼得·斯捷潘诺维奇领策划的反社会活动,一条是斯塔夫罗金的探求到自我毁灭的历程。两人似乎正对应恶魔的两面:斯塔罗夫金代表了魔鬼富有魅力又蔑视礼法的狂傲不羁的一面,彼得代表了魔鬼那擅长蛊惑和谎言、热衷毁灭的一面。前者是鬼的偶像,后者又是鬼的行动的执行者。不一样的是,斯塔罗夫金在全书都是处在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而彼得自一出场就带着种“一条路走到黑”的邪恶。

抛去这两个“鬼”形象最深的角色,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另一个作者重点刻画了的人物: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他是最早出场的角色,作文www.yuananren.com一开始是个偏懦弱、天真却又不失尊严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崇尚西方的思想文化而贬斥本国,随着抄家和宴会演讲等情节的发展,能看到他渐渐回归了艺术和美,最终救赎性的孤身出走,实地接触民众后,他的思想在人生尽头发生了转变,回归了上帝和俄罗斯。

浩浩700页的一本书,其实就阐述了《路加福音》中一节关于鬼附身于人又被耶稣驱赶至猪身上的寓言,作者也借斯捷潘临终的谵语表达了全书的思想:

“现在,我有了一个想法;一个比喻。现在我思如泉涌:您要明白,这与我们俄罗斯毫无二致。这群从病人出来,进入猪里去的鬼,就是千百年来,千百年来积聚在我们伟大的、亲爱的病人,我们俄罗斯身上的一切痈疽、一切腐败、一切污浊、一切大鬼小鬼!是的,我历来热爱的俄罗斯。但是上帝的伟大思想和伟大意志荫庇着她,就像荫庇那个被鬼附体的疯子一样,于是这一切鬼,这一切污浊,在病人表皮上腐烂的这一切癣疥之疾都会出来……并且自己请求进入猪里去。很可能已经进入了!这就是我们,我们和那些人,和彼得鲁沙……以及他那一伙,我呢,也许就是第一个,走在头里,于是我们,丧失理智的疯子,从悬崖上跳入大海,全都淹死,我们活该落得这个下场,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但病人将康复,‘坐在耶稣脚前’……于是众人都惊讶地看着……”

在刚毕业的这两个月一点点读完了这本书。至此陀氏的四大长篇都读完了第一遍,平均下来大学四年一年一本,很是荣幸,以及感谢。会永远记得这些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光,常念念,不敢忘。

《《鬼》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读后感400字

2:《百年孤独》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