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认同全书最后的落点:推进宪政,拥抱世界,超越狭隘民族主义。但论证过程中把许多学者和学科的观点东拼西凑,可商榷和反驳的地方实在太多。例如用轴心文明这个概念推论出中国文化具有普遍主义倾向,必然具有世界民族的性格。但后面又说有机会成为世界民族的,只有盎格鲁撒克逊、法兰西、德意志、俄罗斯和中国,又不提所谓轴心文明概念了。
轴心文明这么用,完全是前后矛盾、本质主义的一厢情愿。照这么说,我看韩国、日本现在更接近世界民族,这两个国家的人口体量和当代的文化影响力,不弱于法德,且已实现宪政。而枢纽一书对这两个东亚邻居基本是蔑视和忽视的,竟然认为韩国崛起是自由港模式的上限(也就是大号的新加坡),实际上韩国是人均GDP超过三万美元、人口超过五千万的仅有的七个国家之一(美、日、德、英、法、意、韩),在发达经济体中绝对不是一个小国。算上全世界的韩/朝鲜人口,这个民族也绝对不容小觑。
再说全书历史论证中另外几个比较突出的毛病:用现在的中国版图去倒推中国历史,然后反复强调满蒙回藏各部分在中国历史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清朝的版图的形成很难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一个既如此认同儒学正统,又事实上用满洲贵族压制汉人,还能靠高超的政治技巧制服广大内亚的爱新觉罗一系的出现,实在是十分偶然。历史上,西藏受南亚文化、西域受西亚文化影响,都远多于东亚,这从他们的文字就可看出。
再比如对中国革命史论述时,常常用观念的演绎来置换具体的历史事实。共产主义超越汉民族主义,再超越中华民族主义,达到一种新的普遍主义,作文www.yuananren.com完成一个多元帝国的现代转型。这种说法在理论层面上当然没问题。但历史不是理论的自辨,历史是对事实的解释。对疆藏的军事统一,是现实政治的法理(继承自中华民国版图)和暴力共同运作的结果。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超越了汉蒙回藏的民族差异,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紧张,也即无神论对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仰传统的巨大挑战,这个问题至今都没解决。
这本书的尴尬就在于,对于一般读者,它过于晦涩博杂。对于专业学者,它又野心太大,漏洞百出。它想做的事情似乎是,一方面为现实政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证明,包括对版图的证明,对革命胜利的证明,对经济奇迹的证明,另一方面想进言:大国崛起,必须超越民族主义,实行宪政,方能实现昭昭天命。综上,这是个想当国师的高级民科。作者:黎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