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读后感1000字

《寻找家园》读后感1000字:最近的枕边书是《寻找家园》,完整地看第二遍了。卷二流沙堕简中,印象最深的,是夹边沟农场的几个人物。比如安兆俊、蓝皮袄、还有月色淡淡中提到的2个人。

先说安兆俊。也许他的儿子安泰、安石还在世吧,那他们真的应该感谢高尔泰先生。如果不是高尔泰,他们的父亲——曾经的历史学家安兆俊,不会为人所知,只会如夹边沟其他3000多名“犯人”一样,被猎猎北风湮没在酒泉茫茫的戈壁滩中,尘归尘、土归土、灰归灰。被时间的洪流裹挟着,如我们一般平凡,什么也不会留下。

幸好他认识了高尔泰。

文学的魅力便在于此。同样是方块字,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书写历史,可以记录科学,可以追寻精神,可以形成政治……可是翻开我们的历史书,能留下姓名的,政治家有多少,军事家有多少,科学家有多少,文学家有多少。恐怕没人不会“劝君更尽一杯酒”,却鲜有人背出“春秋五霸”。前者让我们知道了王维有个好朋友叫元二;后者楚庄王却在历史中蜕变成了一个象形符号。这便是认识文人的好处。

所以当年的安兆俊遇见了高尔泰,更幸好高尔泰活下来了,记下了他们有且仅有的“两面之缘”。

《寻找家园》.jpg

我时常佩服高尔泰的记忆之精准,仿佛40年的岁月不曾流失,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于是我们能通过文字,知道安兆俊是怎样摆放收集好的《工人快报》,是怎样保存妻子儿子的照片,是怎样倚靠拉车低沉地唱歌,是怎样通过眼神给“我”鼓励……所有的细节,都是来自那“两面之缘”。

如果说这样的描写还仅仅停留在安兆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犯人”的话,那么最后通过别人转述的细节,安兆俊便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或许今天很多时候,我们都能通过各种报道看到很多热爱生活、尊敬生命的人,我们很容易产生共鸣,因为我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可是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不可能体会夹边沟农场的阴郁。在所有“犯人”有着集体意志、集体思维的情况下,“人”的行为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毫不讳言,我看到安兆俊蘸喝的水搽脸、一口一口喝汤的情节时,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几乎落下泪来——这才是“人”,才是尊重生命,尊重生活;才是“君子以立不易方”,才是“困而不失其所亨”!

没有光辉伟岸的事迹,没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举,没有“为天地立心”的抱负,甚至没有为世人悲悯的情怀,可是,历史学家安兆俊,却用一言一行真正活出了“人”的样子!

我偶尔会想,看这些闲书,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呢?我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甚至不能改变我的思想。但看多了这些前辈在困境中的抉择,我至少能在今日物质至上的生活中,偶尔保留一点真心,面对选择做一点洒脱的决定,也算不辜负我今晚的热泪,和熬夜写的笔记。

《《寻找家园》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600字

2:《轮回》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