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2000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2000字:看到标题中这本书的书名,想必一些读者肯定不陌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首出版于1989年,是本在国内外畅销多年的指导性书籍,也是世界500强多家跨国知名企业里经久不衰的内部培训教材。不厚(248页),找个安静的下午便可看完全书。

全书的核心观点围绕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它们分别是什么、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这些习惯,进而改变自身及与你所关联着的世界。

在开始说明主题时,作者先给出了对于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知“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不可缺一。

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的依次顺序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素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前面三个习惯的养成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也就是用积极的心态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后三个习惯的实践属于公众领域的成功,也就是在能力圈内扩大公众影响力,达到促成自我价值在社会的实现、所在团体受益的双赢结果;最后一个习惯是运行系统的大框架,与时俱进的应对策略是其主旋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jpg

作者依次提到的习惯养成顺序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以自身出发,再到他人与团体;先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再延伸到发生在周围环境里你所能影响的;先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习惯养成所带来的益处,再促进团体里个人所能发挥的最大效应;最后迭代的一步包括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四个基本层面不断更新自我。

给我个人启发较大的是书中提到的“以终为始”和“要素第一”。前者提醒人们对于未来愿景想象和规划的重要性,树立道德准则和做事原则;后者是前者的践行过程,以原则和人生愿景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安排当下的时间,也就是形成自身对于个人追求和外部世界人事的优先意识。

这里面史蒂芬提到一个需要读者一起来参与想象的描写: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个至亲的葬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你的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是向你告别。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这时的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一个怎样的评价?

是事业有成、在工作领域有一番建树?是社会影响力程度高,无不引人缅怀纪念?还是家庭幸福美满,生命末端依旧有最亲密的家室陪伴?亦或是在子孙后代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或物质财富?

我当时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希望自己老的时候,还能对这个世界葆有好奇心;生活上不要太落魄,至少还能有点最后的体面;身体健康点,是个安乐死。

希望别人评价我的时候,不是说她温柔、贤惠、对家庭尽心尽力、在职期间里对工作勤勤恳恳,在xx领域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能做到这些自是更好)而是——哦,天知道呢?——“或许她还在惦念着狗圈太久没换、床边那只老狗的身上有太多跳蚤呢?”

这么严肃的话题里有点幽默,不算罪过。这些都是我们生命的选择,而我们对于自己所要度过什么样的生命的理解,又时刻影响着我们现在所选择的生活。

思想改变着行动,行动又进一步地强化思想,周而复始,这就是我们所选择的习惯的力量。整本书读下来让我收获最多的也是上述提到的递进养成习惯的说明。很多时候当我们开始想做出改变的时候,总是觉得要具备很多必要条件,要么就是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即便坚持做了也不会一鸣惊人。

我们选择静观其变,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我们在观望,没有波澜起伏的生活归咎于周围人事的平淡…

但是,习惯的养成就像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起始于你开始去做起、愿意点点滴滴地去积累、也许还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调整,它不是每一个阶段都闪烁着喜悦收获的光辉,但这种长期的耐心却足以给我们力量——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应对大千世界,相信适者生存。

正如《瓦尔登湖》作者、美国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说: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动努力的背后,以习惯的力量作为成长要素。不是外部世界和将来事件如自己愿想所现,而是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随机应变。

最后,或许你也想到了,说了这么多,道理早就懂,可“臣妾就是做不到呀!”没关系,作者在这方面也考虑到了:“我承认确实有点理想化。但本书的主旨并非低效能人士的习惯,而是高效能人士的习惯。而高效能原本就是要努力争取,有待实现的理想。”

果然生活中还是要有点理想和远方吖!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2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初中作文反思[优秀26篇]

2:《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