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读后感600字

一个演讲稿的集子,用词各方面都很朴实易懂,读起来很快,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作者将这人的孤独分别在这六种意向上等我不同表达娓娓道来,讲述了当今时代社会中的我们,尤其是处于儒家文化氛围中的我们,内心中充满了空虚和寂寞,但是我们却又逃避这种感觉,去寻找各种事物去填满他,从而丢失了个人的孤独感,作者认为孤独感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孤独使人开始思索,开始探求人生的意义,从而实现人生的圆满。

《孤独六讲》.jpg

作者对儒家文化中的一些特点分析很深,印象深刻的就是儒家对一些未知事物的逃避,未知生焉知死?死亡的意义在儒家中是被隐去的,避而不谈的。

还有儒家对伦理的过分强调,毕竟这是儒家思想统治的基础,子必须隐父恶,而不能扬父恶,这使得出现了伦理大于法律,大于善恶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是很不利的。

还有儒家重视结果而轻视得出结果的过程,四书五经中大多只有结论,而西方的古希腊经典往往重视推理,思辨的过程,而这一特点又使得人们失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儒家重视集体,家庭,而西方则更加重视个人的精神自由和思想解放。

作者最后认为整个台湾社会缺乏思想的自由,缺乏一种饱满的孤独感。我觉得这是儒家文化圈的通病,中日韩都存在这些问题,社会很压抑,人们在现实中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人云亦云。

要想摆脱这种精神现状,告别喧嚣,拥抱孤独,多多思考,这些是根本的解决之法。如今社会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儒家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了,积极的去了解新生的事物,去思考,去享受那饱满的孤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孤独六讲》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人体简史》读后感800字

2:《百年孤独》读后感200字